家住保定市的小梁是河北师范大学大二学生。他每个月的花销在1000元上下。小梁基本上都是吃食堂,早饭4元、午饭7元、晚饭7元,这样一个月要540元。有时候想改善一下伙食,就得多花些钱,所以小梁每个月都会拿出600元用来买饭。小梁一个月话费二三十元、生活用品30多元,有的时候还需要买衣服,平均下来就得二三百元。由于家庭并不富裕,小梁课后给冷饮店或小吃店打工,一个月能挣600元。跟同学相比,小梁的花销还算是比较少的。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生活费还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月生活费一般都在2000元以上,其中社交活动的费用远远高出其他专业的学生。
专家:应鼓励学生打工挣钱
虽然大学生每月1000元的花销不算低,但记者了解到,通过勤工俭学、打工等方式挣钱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各高校也都为大学生提供了各种勤工俭学岗位。有些头脑比较灵活的大学生,还做起了代发快递、帮同学代购的生意,收入不低。
对此,石家庄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教授赵胜利表示,每月600元生活费的标准,从家长的角度看并不算多,但客观上讲,以月为单位付给孩子定量的生活费还是比较科学的。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量入为出的理财观念,避免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另一方面,还可以促使孩子争取奖学金和勤工俭学的机会,让孩子从大学开始适应社会。这一提法对避免无限度供给孩子生活费的做法,有着积极意义。(燕赵晚报记者苗静 石维 实习生张晓雪 刘爽 赵汗青)
【责任编辑:孙婷】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