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 刘维 燕赵都市报记者 王小波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的成就往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辛劳。在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上大学意味着跳出了“农门”。近14年来,大学生人数经历了几何级数增长,而社会提供给他们的“理想职位”并没有显著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农村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日前,长沙市人社局公布了今年进行的一项调研报告,报告显示:该市登记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中,入学前是城镇户籍的占37.9%;入学前是农村户籍的占62.1%。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农村大学生就业难至少面临学历门槛、求职成本、生存压力等多方面因素。
学历门槛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父亲望子成龙,希望小贝能脱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考大学是他唯一的出路。
小贝是张家口某专科学校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他“脱农”的历程比别人走得艰辛。高考那年,小贝离本二分数线只差六分,按理说报考一所不错的本三院校绰绰有余。但本三院校高昂的学费将这个农村娃挡在了门外。
考上专科学校的小贝,不仅分数比同班同学高出100多分,年龄也比同学们稍大一些。早在他高一那年,父亲突患重病。看着亲戚凑钱给父亲治病的情景,小贝坐卧难安,一个人悄悄背起了行李去北京打工。没有文凭,他在初中同学的引荐下做了保洁员,白天吊在大厦外面擦玻璃,晚上住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这让他小小年纪落下了风湿的毛病。
“那时候才觉得上学真好,挣钱真不容易。要是上了大学,肯定不用再做这样的工作了。”最终,小贝选择回家复学,重新开始读高中。
【责任编辑:李莎】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