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平乡的好孩子北方生产基地生产场景(资料片)。 姚友谅摄
□河北日报记者刘清波、张永利
破土于民间千家万户的创业,造就了星罗棋布遍及平乡的自行车产业。但是,多而不大,散而不强,曾一度是平乡自行车产业发展的软肋。
如何才能走出这种困局?平乡选择了一条“园区突破、打造集群”的发展道路。
“散兵游勇”难成气候,新上项目一律向园区集中,发挥产业聚集效应
“你看,这水都可以用来养鱼了。”8月1日,在位于惠恩纳电镀公司的车间内,公司执行董事刘海涛将经环保设备处理的水灌满一个塑料瓶,清澈得像是一瓶饮用水。记者在一旁的环保在线监测仪上看到,瓶里水的COD数据只有12.03,而国家标准一级A是50。
惠恩纳电镀公司位于平乡自行车产业园区内,是一家中国和印尼合资企业,电镀设备全部从德国进口,电镀年处理量达100万平方米,每天处理1000吨污水。“这里环保标准高,但是成本低。”一墙之隔的天大车业公司总经理李鑫解释经常来这里做电镀业务的原因。
环保标准高的背后是巨额投资。刘海涛表示,“我们的电镀设备投资了1000万元,而污水处理设备却投了2000万元。”不过,园区内的100多家企业几乎全来这里做电镀业务,所以摊薄了投资成本。
【责任编辑:金卫卫】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