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记者 刘岚 通讯员 李素晓 文/图
“80后”小夫妻扎进工地修路架桥,板房里度蜜月,买来火龙果庆祝结婚一周年,在外人看来如此艰苦的生活,他们却说很幸运,“我们两口子最起码能在一块儿,多少路桥人几个月见不到家人,孩子从出生就从没照顾过,他们的青春都奉献给了‘路’和‘桥’。”
汗水顺着额头流下,流到眼角的皱纹上,顿一下,再滑下去,宋超在黝黑的脸上抹一把,继续在日志本上做着记录。
6月29日11时许,河北路桥集团邯大高速项目部工地,质检员宋超在初具规模的3.23公里大桥上走了一个往返,当日并非夏季最热的天气,但宋超的工作服已经湿透。
“头上阳光直射,脚下地面烘烤,后脖颈的皮肤晒得掉皮,起初火辣辣的疼,晒多了,就没感觉了。”在“路”上,宋超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我才干了几年,干了二三十年的老‘路桥人’不都是这样过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