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今年4月,全国首批14家通过“2011计划”认定的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名单对外公布。从教育部统计的数据来看,从最初申报的两三百所,到初审的167所,再到答辩的32所,考察17所,最终仅有14个高校牵头的协同创新中心获得认定。
在2011计划首批名单尚未出炉前,笔者随专家现场考察了若干所高校牵头的“协同创新中心”。当时任行业产业专家组成员的大连交通大学校长李学伟就说,“学科排名靠前?我们有;平台建设数一数二?我们也有。但为什么还是没有培养出来能回答钱老之问的人?”
李学伟认为,“211工程”侧重于学科建设,“985工程”则更多关注高水平的平台建设,但仅仅依靠单个学科“点”、平台“点”是搞不出前沿科学和核心技术的,更培养不出创新人才。毕竟,在具体的科研乃至教学工作中,高校与高校、高校与院所,乃至高校和企业之间都常常需要“协同创新”,而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两个单位之间出现“利益纠葛”,受影响的都将是其中的个人。
正如中国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所言,“2011计划让科研不再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如果单靠大学,科研只能止于文章,要真想做出东西来,必须靠协同。”
这些对高考生来说看似遥远,实则息息相关。因为,中心就要把他们当中最为优秀的一部分人培养成回答钱老之问的“杰出人才”。
根据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头的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对外公布的数据,该中心将把30%的招生名额用于自主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