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穷碱窝”变成高产田 曲周县农民为“恩人”扫墓14年

    “炕头教师”让老百姓尝到了现代农业的实惠

    第四疃村村东一眼400米深的机井旁,清水通过管道哗哗地流进麦地。“这是村里第一眼机井,是20多年前辛老师他们帮着打的。这样的机井一共四眼,现在还在用。”村民李连跟说,没打这些机井前,浇地都是靠人工挖的土井,出水量小,浇地时水不够用,只能浇一会、歇一会,很窝工。

    1983年,中国农大曲周实验站成立,并在第四疃村落脚。第二年,辛德惠开始担任实验站站长。“与治碱时候比,他更忙了。”实验站老职工沈广城说,建站初期,辛教授的家人由云南迁到北京,可他们一家人依然两地分居。“辛教授常说,治碱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就是要发展高产、高效农业。”

    要让祖祖辈辈靠经验种田的农民改变传统习惯,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王怀义记得,辛德惠给王庄村争取来500多袋磷肥,并详详细细教村民怎样使用。老百姓回家撕开袋子一看,里面是灰白色的“石头面子”。这东西也能管用?有些人把磷肥丢在一边,有些人随意把磷肥往地里一倒。结果,按要求施磷肥的农户秋后粮食实现了增产。老百姓这才相信,原来这些“石头面子”还真管用。

    生活水平提高后,原先当柴火烧的玉米秸秆成了累赘,有些人就把秸秆烧了,弄得村里乌烟瘴气。辛德惠提出实行玉米秸秆整株还田。老百姓疑虑了:整株秸秆翻到地下,啥时候才能腐烂呢?会不会影响来年耕种?“秸秆一烧,本来是有机肥却变成了无机肥,整株还田等于给地上了遍底肥。”为了说服大家,辛德惠在实验站里弄了块试验田,中间挖个坑,让人通过剖面图察看秸秆整株还田后的腐烂情况。这下农民都服了,玉米秸秆整株还田在曲周大面积推广,农业部还为此在曲周组织召开了现场会。“辛教授哪像个大知识分子?没一点架子,经常串东家、走西家,进门就上炕,说说这、聊聊那,我们都叫他‘炕头教授’”。由于地利优势,辛德惠推广的许多农业新机械往往都是第四疃村先尝鲜儿。“旋耕机、地膜机、挠地机、播种机、移苗器等,都是俺村在全县最先使用。记得当时第一次用喷灌时,人们都高喊‘老天下雨啦’”。李连跟说,别看这些东西现在很常见,当时那可都是稀罕物。“辛教授生前曾筹划建立曲周县农业新技术推广服务协会,还亲自起草了协会《章程》。”沈广城说,在推广农技时,辛德惠察觉到农民对技术服务非常渴求,应该大力发展合作社和行业协会组织。“可是,就在协会即将成立时,他却不幸去世了。”现在,已经成立的曲周县农业新技术推广服务协会,最多时发展农民会员15万人。

分享到
更多
【责任编辑:赵耀光】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联系方式:18931159383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