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穷碱窝”变成高产田 曲周县农民为“恩人”扫墓14年

    他们把“穷碱窝”变成了米粮川

    张庄村村委会办公地面积不大,却有一间专门的展览室,墙上挂着一排照片。村委会主任李新英说,为的是让村民记住这段历史。

    4月22日下午,李新英领着我们在展览室里参观。“这是在淋盐,这是在平地,这是在打井,这是后来的高产田。”在最后一幅照片前,他停住了:“这就是辛老师,走了十多年啦,许多村民都很想念他。”

    照片中,密密的高粱地里,瘦弱的辛德惠戴着眼镜,穿着短袖衫,弯着腰,正在做盐水浓度测验。许多类似这样的画面,早已定格在曲周农民的心里。

    “春天白茫茫,夏季水汪汪。只听耧声响,不见粮归仓。”曲周地处黄淮海流域,曾是历史上有名的“穷碱窝”。上世纪70年代,由于深受盐渍危害,全县亩产粮食只有几十公斤。

    张庄是当时受盐渍危害最严重的村。3000多亩地,盐碱地就占了2/3以上。许多张庄人对1973年仍记忆犹新,因为这一年,中国农业大学(原北京农大)派出辛德惠等6名专家进驻曲周,开始改土治碱,而张庄正是他们此行的第一站。

    今年67岁的张庄村民李彬,是当年治碱的见证人。他说:“专家组来后制定了‘深沟浅井、抽咸补淡、农林水并举’的治碱方案,但好多村民并不看好,因为盐碱地虽然长庄稼不行,可好歹还能制点土盐卖。现在治碱得把盐碱疙瘩都平整喽,村民怕最后治碱不成连盐也制不成啦。”

    “当时辛老师他们拍着胸脯说,治不好碱我们就不走。”李彬说,这话给村民们吃了定心丸。

    1975年,张庄500多亩盐碱地经过初步治理,粮食亩产达到了250公斤以上。消息传开,很多村派人到张庄取经。

    78岁的王怀义当时是王庄村的党支部书记。1977年初,他主动找到辛德惠,要他给王庄村的盐碱地开个药方。“辛老师答应得很痛快,立马就跟着我来到王庄。在地里转了一圈后,辛老师说,“先拿400亩地做试验吧”。

    辛德惠住在张庄,但每星期都来王庄两三趟。经过近一年的平土、挖沟,盐碱地终于整理完毕,村民都很高兴,以为可以种粮食了。不想,辛德惠却说,不能种粮食,先种两年草吧。村民不理解:辛苦这么长时间,咋不种粮食要种草?辛德惠耐心向村民解释,种草可以增加有机质,增强地力。两年后,400亩盐碱地喜获丰收。

    李玉既是当时张庄村的团支部书记,也是辛德惠的助手。“辛老师刚进村时,话不多,可干起活来十分卖力。夏天,他跟我们一起光着膀子挥锹挖沟,太阳火辣辣的,他的背上都晒出了血泡。老百姓劝他歇歇,披件衣服。他却说,你们都没事,我也要练出这个能耐。”

    习惯了城市生活的辛德惠,初来乍到时好多事都不适应。他们住在村部,既没床,也没炕,他就用砖垒了两个垛儿,搭上一块铁板,再铺上麦秸。做实验没有桌子,就在乒乓球台上铺了块塑料布。房顶漏雨、掉土,怕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他就在实验桌上方吊起了一大块塑料布。

    老乡们心疼这些北京来的专家,就隔三差五给他们送来一些平时舍不得吃的红枣、枸杞、鸡蛋、挂面。“有一次,辛老师托我买点花生。我把花生买来后,把坏花生一颗颗挑出来,再拿自家的补上。媳妇见了问咋了,我说是给辛老师的,她就不吭声了。”李玉说,“是他帮我们把盐碱地变成米粮川的,老百姓都记着农大人的好。”

    经过10多年的艰苦治理,盐碱地逐步变成了米粮川。到1987年,曲周县盐碱地面积减少了近7成,灌溉面积增长了1.35倍,粮食亩产由50多公斤提高到了500多公斤。

分享到
更多
【责任编辑:赵耀光】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联系方式:18931159383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