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牧兴肉鸭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育鸭所,笔者见到了肉鸭养殖户马骁。他花4万元从董事长张树培手里租用了两个大棚,养了6000多只肉鸭。见到笔者,马骁一直念叨着养殖技术,俨然一个养鸭行家,其实,马骁养鸭还不到一年。“一年前我还在北京打工呢,舍家撇业的,一年挣不到5万元。”马骁说,“去年干了半年肉鸭养殖,挣了4万元,今年如果不出意外,挣上10万元不成问题。”正当马骁为收入欣喜之时,他的老板张树培却在苦恼着。“春季是卖鸭的淡季,这两天出货价又跌了20%。”张树培说,“在北大洼肉鸭产业链条中,不管下游盈亏与否,我们对上游鸭农的收购价一直保持稳定。”“近年来,北大洼项目区土地产出效益由每亩1000元提高到5000元,人均工资性收入由每月600元提高到1500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99元。”孙文欣说。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未开发之前的北大洼区域内有近4万名农民,人均年收入还不足2万元,其中,有超过2000人外出打工,中青年劳动力一度流失严重。而现在,区域内的大小工厂共雇有3000余名工人,通过对其进行调查发现,超过10%的工人是从外乡来到北大洼工作的;近50%的工人是像马骁一样回乡创业的,年工资收入均高于5万元。
得益于农业产业化的带动,北大洼已经显现出对于农业人才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