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栅子村推广小饲养已有三年时间了。想致富,怕赔钱,是当地多数农民的心态。不过,让孙瑞芳感到高兴的是,今年再次动员小饲养时,很多村民的观念终于有了转变。3月21日下午,村里召开的村民代表大会上,村党支部书记李军告诉大家:“政府支持每户扶贫资金5000元,村里沟沟岔岔多的是,免费使用……”这回,很多村民表示认可:“有了扶持政策,鸡苗、鸭苗就相当于白给。你还不养,难道要等国家给烙好饼,送到家里喂你吃吗?”
从邓栅子村往山外走25公里,记者又来到九道沟村。这个去年人均纯收入1300元的贫困村,如今养鸡正搞得红红火火。去年,九道沟村19户村民与河北滦平华都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建起了19座现代化养鸡大棚,实行统一供应雏鸡、统一供应饲料、统一供应兽药、统一消毒防疫、统一回收屠宰。
“家好人好运气好,福旺财旺日子旺。”村民李福义家的鸡棚门口,两侧的春联依然醒目。走进棚内,50岁的李福义正在清理大棚。“上茬鸡刚卖了,过几天又要进雏鸡,得好好清理一遍,彻底消毒。咱们出去说,你们城里人可受不了这里边的味儿。”李福义放下手里的活,边说边往外走,“从去年8月到现在,一共卖了四茬鸡,刨去水、电、煤、饲料、兽药这些费用,大概赚了7万多元。”“干啥都有风险,养鸡更是个技术活。脑袋开了窍,还得充实起来才行呢。养鸡之前,乡里联合农牧局、华都公司给我们这些养鸡户办了一个培训班。一星期的时间,我记了一沓笔记。发的书和光盘,我们两口子一直看。”说起当初打消顾虑搞起大棚养鸡,李福义的感触可不少:“不但要掌握技术,还得特别细心,随时关注鸡棚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情况,一刻不得闲。我们两口子,晚上一个守上半夜,一个守下半夜,就像照顾月子里的小孩儿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