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的孩子参与谱曲
在河北传媒学院的琴房里,郭佳演唱了郝立杰写的第一首歌——— 献给留守妻子的《小霞》,“没想到我的词真能被唱成歌了,太感动了,我不知道说什么好。”自己的情绪感受终于得以用旋律表现出来,郝立杰激动地抹了把眼泪。
待郝立杰心情平复,师生们让郝立杰就每首歌详谈了自己的创作初衷和对曲子的要求与想法。
参与创作的两位学生主力,一个是音乐制作专业的郭国彤,一个是音乐表演专业的刘鹏飞。郭国彤曾在校园原创歌曲中多次获奖,而来自邢台的刘鹏飞则恰是一位农民工的儿子。
“我三岁之前,跟父亲很陌生,他常年在外打工,有时候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家,见到父亲的机会很少。”刘鹏飞看着郝立杰的歌词,心里酸酸的,“歌写得真好,真的是有感而发,由心而生。作为从农民工家庭出来的孩子,很多事情,我也经历过,我要把心里发出的感觉融进曲子里。”
歌声带给农民工力量
慢慢聊着,郝立杰也放开了,谈到《快乐的农民工》这首歌,郝立杰说,希望旋律有力量,有激情。
“美丽的城市我们建,心里充满了自豪感,炎炎的烈日桑拿的天,晒黑了皮肤晒黑了脸,常加班到夜里十二点,歌儿唱了一遍又一遍……
“自己的命运不要抱怨,不是咱的咱不眼馋,快乐不快乐都是一天,自己劝自己想开一点,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快快乐乐把梦想实现。”
“这首歌虽叫《快乐的农民工》,其实只是我的美好愿望,我希望我们农民工都能快乐起来。”之所以写这首歌,是有一阵郝立杰和工友们晚上老加班,“白天干活已经很累了,晚上再加班到(夜里)十一二点,就有点撑不住了,我们就使劲儿吼几嗓子,用唱歌来打气提神。”
“‘常加班到夜里十二点,歌儿唱了一遍又一遍’,歌词里我们看到了农民工背后的艰辛。”作为一位音乐创作者,郭佳也感到很欣慰,“没想到音乐能带给农民工力量,我们的创作更有动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