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草根医生的探索
看儿时伙伴肾病死去,决心研究肾病等疑难杂症。
吴大夫出生在沧州市郊一个农民之家,祖父是一个中医,他说,现在看起来老人很普通,但那一代人的职业道德和人品在现在看来都了不起。
祖父常说:穷人看病,富人拿钱,遇到没有钱看不起病的,也要看病抓药,没钱也得给他治病,遇到骑马坐轿来看病的富人,就要多收钱。老人留下了手抄的《千金要方》,这对文革时期成长的吴博成是珍贵的至宝。
1970年因家境贫困,吴博成闯荡到了东北某煤矿当矿工,当时他的一个伙伴也是不到20岁,患了肿胀病,医院说是肾病,到了哈尔滨等地的大医院治疗无效,一年多就去世了。伙伴的死给了吴博成很大的触动,他决心一定研究肾病,攻克肾病。
1977年恢复高考后,吴博成考上了鸡西卫校,后来回企业当了场医,之后到某著名的医科大学进修,发现他们对肾病也没有好的办法,于是就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心,用中医攻克肾病!80年代,改革开放后,吴博成回到沧州老家,还是在一家企业的卫生所工作,后来企业破产,这时候吴博成没有象别人一样开门诊挣钱。他说,当大家都忙着挣钱的时候,我在钻研疑难杂症,今天很庆幸自己的选择。
名医张仲景、金元四大家、张锡纯等古今名医留下的瑰宝,都给了他无尽的营养。在学习这些经典理论的同时,他遍访各地名医,每到一处,打听到当地的著名中医就登门讨教,当时人心尚淳厚,医生们也不保守,愿意将自己的心得教给这个外地来的求学者。这样十几年的参访给了吴博成非常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