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王戬芬
从“种一瓢收一斗”到亩产小麦破千斤,新技术有望让河北省粮食增产50亿斤
盐碱地将变“渤海粮仓”
袁隆平曾说,粮食增产必备条件有三:良种、良法、良田。这三方面的缺乏,也正是制约盐碱地粮食产量提高的瓶颈。
11月1日,位于海兴县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试验田内,似乎看不到任何生机。这里属于重度盐碱地:随着土壤表层的水分蒸发,盐分不断在土壤表层析出,放眼望去,大部分裸露的土壤都被一层白花花的“盐嘎巴”覆盖。
但就在这“种一瓢收一斗”的盐碱地或中低产田上,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南皮试验站站长刘小京,今年先后收获了小麦和棉花。其中,小麦平均亩产达到600斤以上,有的示范方可突破千斤。“我们通过咸水结冰等方法改造盐碱土壤,打造‘良田’,通过微咸水灌溉等‘良法’进行田间管理,通过选育更耐盐耐碱的作物品种获得‘良种’。”刘小京说,“现在向盐碱地要丰收的技术手段已经成熟。”
“盐碱地并非像人们想象中的那么一成不变和令人绝望。”这一技术的领军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中科院院士李振声,率领中科院研究团队正在实施一项庞大的计划。“环渤海中低产区总耕地面积4000多万亩,其中98%分布于河北低平原区,另外该区尚有盐碱荒地1000多万亩。”李振声院士表示,如果相关成套技术得以有效推广,到2020年,环渤海区的这些中低产田和盐碱荒地,有增产100亿斤粮食的潜力,其中河北有望增产超过50亿斤,将建成“渤海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