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赤城走上致富路

    “赤城‘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区脱贫的希望,就是要走好产业化扶贫这盘棋。”记者在张家口市赤城县采访时,县长申全民的话引起了我们的兴趣。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后,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走向市场,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解决收入不稳定、不可靠的问题。“说一千道一万,最终还是要靠强有力的产业带动。”申全民说。

    9月17日上午,赤城县雕鹗镇黎家堡村村民韩会生急得团团转,他养的几只小猪生病了。“张经理,我是隆鑫生猪养殖小区的韩会生,小猪病倒了,您能帮我瞧瞧吗?”情急之中,韩会生想到了村南有个北京公司建的养猪基地,便拨通了基地负责人张传舵的手机。

    一刻钟后,急匆匆赶来的张传舵,径直走进猪舍。看到几只小白猪无精打采地侧躺着,张传舵摸了摸小猪的耳朵背后,又用听诊器听了听,然后给每只小猪打了一针青霉素。“不要紧的,小猪得了肺炎,一天打两针,连打3天就没事了。有什么事,随时可以给我打电话。”张传舵说。

    “太感谢啦,有你们基地在技术上的大力支持,我们的养殖小区也就有了做大的信心啦!”韩会生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他说这是今年他贷款新建的生猪养殖小区,目前小区已存栏150头,计划明年发展到1000头。“在今年的扶贫攻坚中,我们注重发挥规模基地、龙头企业等传帮带作用,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发展产业中遇到的技术、资金、销售等难题。”县长申全民说。“走,到我们的基地看看去。”在张传舵的热情邀请下,记者来到村南一处三面环山的谷地,一栋栋红顶白墙的标准化猪舍格外醒目。基地大门右侧墙上悬挂着金色牌匾:北京二商大红门赤城生猪养殖基地。

    穿过消毒间,来到会客室,从监控电视上,基地内不同的功能区一目了然。“2010年,北京二商集团投资3亿元在此建设了基地。基地引进了加系海波尔种猪,品种优良,繁殖率高。在饲养、防疫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确保肉质安全。生鲜肉产品定向销往北京各大市场及超市。”张传舵介绍说。“我们一期工程当年10月竣工并投产,引进优质种猪410头,年出栏可达3万多头。二期工程近日完工后,基地将启用世界最先进的大群母猪智能饲喂系统,年出栏将达到6万多头。我们还打算在2014年启动三期工程,建设一个1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基地。项目全部完成后,将带动赤城县发展100个养猪专业村、1000个年出栏500头以上养殖场,全县年可出栏生猪60万头,为农民直接创收1.2亿元。”张传舵说。“这话不假。”镇党委书记戴冰岩掰着手指头算道,目前,基地的一半工人来自黎家堡村,工人每月的保底工资是1800元,多的能挣到三四千元。接着,戴冰岩摊开镇产业规划图,指着几个红色三角标记说,在基地的带动下,今年镇里通过公司或个人建起的养猪小区就达7个,养殖规模已达7万头。随着基地的不断壮大,也带动了玉米运输、饲料加工、生猪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申全民告诉记者,该县生猪养殖正在快速形成产业优势。目前,该县已成功引进北京二商、弘基集团、湖南佳和等龙头企业,每家企业的项目规模均在5万头以上。同时,为解决散养农户无力筹建规模养殖场难题,该县还探索了村集体以土地和水电设施入股、群众带猪入园的联建经营模式,撬动社会各类资金4亿多元参与猪场建设。全年计划新增生猪规模养殖场30个,达到81个,预计年出栏生猪30万头。据此测算,仅这一主导产业可带动3万人脱贫。“立足特色选产业、龙头带动强产业、资金技术保障兴产业。下好这三步‘棋’,产业化扶贫这盘‘棋’就活了。”申全民说,今年以来,赤城县坚持把产业培育作为扶贫的核心举措,以“设施蔬菜和设施规模养殖”两大产业为主导,同时因地制宜培育生态旅游、特色种植、劳务输出等特色产业,形成了县有龙头企业、乡(镇)有支柱产业、村有主要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四有”产业扶贫格局,切实提高了贫困农民的自身发展能力。“我们力争3年内,通过产业化扶贫,使全县85%的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申全民信心满怀地表示。□河北日报记者 王翠莲 王雪威

【责任编辑:张昭】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