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缸盖近二十公斤,秦红彦每天要把这些缸盖搬上搬下上百次,一天累计搬六七吨重物。 仝静海摄
□河北日报记者仝静海
代表档案:秦红彦,女,42岁,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河北华北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机加一公司缸盖班班长,全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一线技能人才的杰出代表,在完成国庆阅兵装备制造和国家重点国防工程研制生产任务中作出突出贡献。先后获得“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河北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河北省先进女职工”等荣誉称号。
8月16日上午,在华柴公司机加一公司车间里,记者看到正在机床旁操作的秦红彦——— 高挑纤细的身材,灰色工帽下压着齐眉刘海儿,一双大眼睛乌黑透亮……这就是那个每天把几十个近二十公斤重的缸盖搬动上百次、带领班组成员不断搞技术革新,让男同事都竖大拇指的女班长吗?
作为一家军工企业,华柴公司从建厂伊始,就承担着为国家重型军械装备生产发动机的任务。1987年,刚刚18岁的秦红彦,来到当时还位于山沟里的华柴,成为一名军工工人。
如果把发动机比成车辆的心脏,缸盖则是这个心脏的枢纽。缸盖在生产过程中,每个钻孔即使有一根头发丝粗细的误差,都会导致漏油并出现系统故障。秦红彦的工作,就是在不同型号缸盖生产的十余道工序中,保证产品完全按图纸设计生产。
“秦红彦干活儿认真、爱琢磨,大伙儿都下班了,她还常常一个人拿着废弃的产品在空落落的厂房里练技术。”现已退休的冯学平师傅,说起秦红彦赞不绝口:“我一辈子带的徒弟不少,她是最拼命的!”
一个缸盖重近二十公斤,几十个缸盖搬上搬下上百次,一天工作下来,相当于搬六七吨的重物。长期的重体力劳作,使秦红彦练得臂力惊人,掰手腕许多男同志都不是她的对手。
不仅干活勤奋,秦红彦还爱学习、爱动脑子,《车工工艺学》、《钳工工艺学》几本专业书让她翻得卷了皮儿。缸盖加工的精确度要求高,工人在操作中总是留有一定的余量,经多次测量再加工到要求的尺寸,使得生产效率难以提高。秦红彦根据工作中的实践经验,结合书中所学,大胆尝试,革新刀具和加工方式,使一个关键尺寸由多次加工改为一次加工到位,从而使班组的工作效率由每天加工16件一下提高到25件。在此基础上,她又带领工友多次对工艺和刀具提出合理改进意见。
【责任编辑:赵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