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区饮用水水源地包括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岗南——— 黄壁庄水库水源保护区)和市区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包含滹沱河水系、磁河水系和沙河水系保护区),涉及新华区等9个县(市、区),总面积5000余平方公里。现在,石家庄市区供水水源主要是岗黄水库地表水和滹沱河地下水。
早在2005年,石家庄市就出台了《石家庄市市区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条例》,规定在保护区内禁止擅自新建、改建、扩建生产性建设项目和污染水源的非生产性建设项目及设施,禁止倾倒、堆积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其他废弃物。
“《条例》自颁布实施以来,对保护石家庄的地下生活饮用水水源,保障全市人民喝上放心水发挥了重要作用。”石家庄市环保局污防处处长王育文说,为落实条例,有关部门在保护区内设立地理界标和警示标志,规范了保护区管理,并相继取缔了一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所有排污口,还在二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设立了生产用水排污口。
依据相关条例,石家庄市有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查处了多起违法事件。2011年11月,某大学在滹沱河水系地下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动工建设一栋六层学生公寓楼,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在建设期间,市环保局及时进行了查处,责令其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处罚款30万元。
据石家庄供水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2011年该集团曾在岗南水库做过安全风险排查。总体来看,岗南水库的水质能达到二类水标准。“水质比较让人放心。”
石家庄如此,全省范围内呢?
根据《2011年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2011年,我省健全和完善了全流域跨界断面水质考核与财政扣缴补偿金挂钩的生态补偿机制,截至2011年底,全省累计扣缴生态补偿金10860万元。
去年,我省还开展了设区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取缔排污口98个,并对部分水源保护区进行了调整。为加强全省水质监测,到去年底,我省共建成31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含3个国家级站)。
【责任编辑:殷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