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河北】郑爱华:爱心串起最美“项链”

    ■“大爱教师”后续报道

    □河北日报记者高振发、叶娟娟 通讯员刘阜民、宁利勇

    6月22日上午10时,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教育体育局干部群众代表,来到哈里哈乡对亭沟村郑爱华家,送去全县教育系统捐助的10万元善款。“这些钱我不能收,我只想用我的方式回报社会,不想再给好心人带来负担。”当这笔代表全县4000多名教职员工心意的捐款送到郑爱华手中时,他却一直坚决推辞,微弱的声音不足以让周围的人听清,妻子李景云就站在他旁边,一字一句地帮他“翻译”。“你的善行善举在全县教育系统传开后,教职员工纷纷被你的精神所打动,在局党委的倡议下,共为您捐款10万元。这是大家的一点心意,你无论如何一定要收下。”围场教体局党委委员、机关党支部书记张树玲说。“我们家里能吃饱穿暖,这些钱还是送给那些比我更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吧!”身体虚弱的郑爱华急得满头大汗。

    在大家的反复劝说下,郑爱华才勉强点了头,让妻子在收据上签了字。他向妻子示意拿来纸和笔,艰难地写道:“我所做的只是一个普通人做的一件普通事。我的器官其实是一个载体,承载着我的一份心意,承载着大家的关爱,我想用这种方式回报帮助过我的好心人,给更多的人带去温暖和光明。”

    围场山村教师郑爱华自2002年被确诊为鼻咽癌以来,面对病魔的折磨,他直面人生、乐观对待,积极与病魔作斗争。而来自学校师生、社会各界好心人的关爱,以及父母、妻子的悉心照顾,更是让善良的他心怀感恩。为回报社会,他决定临终时捐献全身器官,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让生命做一个完美的谢幕。

    他的大爱大善壮举经本报及承德当地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各界关爱也不断涌向他。当地有关领导纷纷前往看望他,并送去了慰问品、慰问金。县卫生局组织专家对他进行会诊,并在医疗、药品等方面给予资助。“人间有大爱,我的生命已不再属于我自己,它属于家庭,属于亲人,属于所有爱我的人。我没有一丝一毫的理由抛弃和放弃,我会更加坚强。”“每一个有爱心的人都是一颗璀璨的珍珠,这爱心就是一根柔韧的金线,用这根金线把这些珍珠串起来,就是这世界上一条最美的项链。”……长期患病期间,因为说话困难,写日记成了郑爱华与这个世界交流的重要途径。10年来,30余万字的日记表达着他对生命与爱的感悟。

    郑爱华的妻子李景云告诉笔者,目前只能依靠输液和吃流食来维持生命的郑爱华有两个心愿,一个是去医院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看看自己的各个器官运行是否还正常,还能不能用,希望可以全捐献给那些需要的人;另一个就是能出版自己的日记,给10岁的女儿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目前,在县里有关部门的帮助下,郑爱华的这两个心愿都有望实现。

【责任编辑:赵耀光】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3434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