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更多农民在信息高速路上“自由行驶”
谈话村位于邢台市西北部的丘陵地带。5月上旬,村北山头上竖起了中国电信37米高的基站,实现了3G信号覆盖。
“你看手机上3G信号是满的,以后核桃树、苹果树有了病虫害等问题,直接用手机与市里专家视频连线就行了,省去了来回路上的时间,也避免了因为路途远、专家事忙来不了等问题。”村党支部书记张新忠介绍说,村里一半农户种植苹果,三成农户种植核桃,由于盛产果品,还设有一个苹果批发市场。“实现3G覆盖,可以随时用手机上网,了解果品行情,还可以通过网络,提高果品的知名度。”
实现有线宽带、3G的覆盖,仅仅相当于建设好了一条信息高速公路。引导更多农民驶上高速公路,改变信息闭塞、技术落后的现状,才能变“输血”为“造血”,促进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在宽带、3G应用方面,栾城县西营乡王代梅村走在了前列。
3月20日,光缆入村,替换了原来的铜缆,宽带速率提升到6兆,且提速不提价。联通公司还为村小学专门配备了局域网设备,速率免费提高到10兆,该小学也在全省农村小学中率先引入了“教育直通车”等教育资源。移动、电信两家公司还实现了共建共享。
输入“植物”、“动物”等关键词,5月23日上午,王代梅希望小学六年级学生郭卓用鼠标轻轻一点,百度立刻显示出搜索结果。随后,郭卓根据老师的要求,将搜索出的动植物名称制作成了幻灯片。
“以前都是我课前在学校唯一一台上网电脑上,把需要的内容搜索出来,课上让学生进行不依靠网络的操作,如今多媒体教室名副其实了,教学更加容易,学生掌握知识也更快更多了。”正在上课的武丽然老师说。
“王代梅村对宽带的应用只相当于驶入高速公路的一部分车辆,这条高速路还可以驶入更多的不同型号的车辆。”栾城县联通公司总经理彭敬彩介绍,光缆入村以来,帮扶工作组已经几次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室对村民宣讲“三农”政策,并进行互联网使用的培训,随着通信知识的增多,如今206户的村庄,已经有50多户安装了宽带。
“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建立公平信息社会,宽带、3G进村入户只是第一步,发挥作用才是关键,也是帮扶的重要内容。”周景耀说,通信管理部门及企业将加强宣传、培训,让农民充分利用起这个渠道,收集农产品信息、农资价格、优良品种等农业信息,畅通农产品购销渠道,解决土特产品“卖难”等问题,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这样才能实现从信息下乡到农村信息化的质的飞跃。
【责任编辑:赵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