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潮逐浪高:
一场强力的举省攻坚
“渤海湾畔的经济版图将被彻底改写”
河北再不想、再不能与历史机遇失之交臂。
河北转身向海,步履维艰,步步为营,步伐日益矫捷———
2003年,曹妃甸通岛公路开工,惊醒了沉睡了几千年的荒岛;2006年,河北省第七次党代会首次提出建设沿海强省的目标;2010年,面向沿海、连通腹地的多元、立体、快捷的综合交通体系初步告竣,尤其是黄骅综合大港开航的汽笛声,宣告了“守着大海却不能用海”的尴尬成为历史。
针对目前曹妃甸新区开发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土地、资金等制约瓶颈,河北省见招拆招:
理顺体制,充分放权。凡属省、市相关的审批权限,除国家规定必须由省级审批的事项外,能够下放的省级审批、管理权限一律下放到曹妃甸新区,简化审批程序;
加大财税和资金政策的支持力度。省财政给予曹妃甸新区专项借款支持,年度借款总额度20亿元;拿出1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曹妃甸新区项目建设融资贴息;对曹妃甸新区继续实行全省最优惠的四税“定额分享、超收全返”政策并延期到2015年;
优化用海用地政策。新增建设用地向沿海地区倾斜,对关系全省调结构、转方式的重大项目优先列入省重点项目,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沿海发展规划的重大工业项目,优先安排用地指标;
破解融资瓶颈。筹划建立河北沿海产业发展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专门用于沿海重点项目和战略新兴产业项目发展。省级产业发展等专项资金,重点向沿海地区倾斜;
……
一系列政策举措,指向非常明确:举全省之力,打造新区的“政策洼地”、“服务高地”、“创业福地”,引导全省优势向沿海集中、项目向沿海聚集、开放向沿海突破。
王雪峰既感慨又振奋:“唐山人从没有像现在这样真实、这样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叫举全省之力。”
“河北沿海隆起带形成后,渤海湾畔的经济版图将被彻底改写。”李志军向记者描绘了这样一幅蓝图:到2015年,河北沿海地区生产总值、全部财政收入比2010年实现“双翻番”,分别达到15000亿元和1700亿元以上;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再翻一番,真正成为河北乃至环渤海地区的强大增长极。
一个崭新的河北将崛起于渤海湾畔。
□人民日报记者 王方杰 禹伟良 李增辉 赵梓斌
【责任编辑:金卫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