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着病母手,十年求学路

■相依为命多年,何飞成了母亲最依赖的人。

    3月7日早晨六点,何飞准时起床。做好早餐,母亲仍在沉睡中。匆匆吃过早饭,他把母亲要吃的药配成小包,再把母亲叫醒叮嘱一番,然后猛蹬20多分钟自行车赶到河北农大西校区上课。完成学业和照顾母亲的同时,每天何飞还要做两份家教维持生计。从小学五年级到大学三年级,从懵懂少年到身高一米八三的大小伙子,何飞带着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母亲,支撑着一个家,走过了十载求学路。

    □文/图 本报记者 汪洋

    十二岁捡垃圾维持生活

    今年22岁的何飞,是河北农大动物科学专业三年级学生。在他的记忆里,童年生活更多是灰色调的。

    何飞的老家在承德市兴隆县洞庙河,母亲在北京铁路局下属的一个工厂上班。因为感情不和,父母在一次比一次激烈的吵闹后分手了。那一年,何飞6岁。

    母亲是独生女,从小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婚姻的失败给了她不小的打击,从此精神开始有些恍惚。三年后,何飞的姥姥、姥爷又相继去世,只剩下母子两人相依为命。之后,母亲的工作单位搬到承德市区,因为买不起房,母子俩只能租房居住。而原来在洞庙河居住的单位公房,因拆迁时无人照看,家里的物品几乎被人偷光了。

    接二连三发生的变故,将何飞的母亲彻底击溃。她患上了兴奋型精神分裂症,时常无缘无故地发怒、打人、砸东西,根本不能正常上班。从此,母子俩只能靠母亲单位每月发的450元生活补助金度日。

    何飞小学三年级时,母亲频繁找到学校跟老师吵架,后来干脆不让何飞再去上学了。“跟着妈妈流浪了近一年,每天没事干,就是四处瞎逛,把承德市都转遍了。”何飞说,最后在母亲单位的介入下,他才得以重回学校。

    小学五年级时,懂事的何飞就开始当家了。为了照顾母亲的一日三餐和生活起居,他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处房子。因为来不及做饭,何飞每天放学后就把饭买回家和母亲一起吃。

    何飞进入承德铁路中学读初中后,母亲每月450元的补助越来越不够母子俩开销,每天上下学何飞就沿着铁路拾废品,有了卖废品的钱,母子俩月底才不至于挨饿。

【责任编辑:见习编辑:田士威】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3434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