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上午9时,随着一声空灵悠远的祈福钟声的响起,由省和谐文化研究会、省民俗文化协会主办的2012河北灵山景区民俗文化庙会拉开了大幕。
在灵山,自古就有“神过十五、人过十六”的习俗,因此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六,这里都举办庙会。今年,因为众多民俗元素的加入,庙会更值得期待。功夫味儿十足的飞叉表演、土生土长的武秧歌、舞火龙、井陉拉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吹糖人、民间剪纸、葫芦烫画、面塑等民间绝技亮相庙会。庙会期间,还举办了民俗文化研讨会,省内外专家学者就如何抢救非遗项目献计献策。“由于缺乏资金和传承人,飞叉表演已经停演两年了,我们这次参加庙会就是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喜欢它,进而保护它。”鹿泉大河镇飞叉表演第四代传承人、80余岁的张聚伍老人说,飞叉已有28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武术和杂技结合的民间艺术,表演者要从十几岁开始就苦练腿功、手功,传承全靠历代民间艺人手手相传。“这飞叉表演是有真功夫啊,那么锋利的钢叉在表演者手里飞舞自如,没点功夫练不成。”观看飞叉表演的观众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从鹿泉宜安村赶来参加庙会的刘国才看得入神,赞叹不已。
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顾问刘其印介绍说,鹿泉的武秧歌情节跌宕起伏,现场表演的是梁山好汉救卢俊义的片段,人物动作潇洒豪放,唱腔古朴、苍劲有力,是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我们当地的百姓都非常喜欢武秧歌,但是表演者大多是年龄六七十岁的老人,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它。”参加表演的鹿泉上寨乡梁庄秧歌剧传承人董香花告诉记者。“庙会之所以千百年盛行不衰,是因为它有文化生命力。它的根子在‘文化’上面。而今天的庙会与这些非遗项目的结合,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在传承和保护河北传统文化,提高群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石家庄铁道大学副教授高月娟说。
庙会上,来自北京、河南、邢台、石家庄等地的游客络绎不绝。撞钟祈福、民俗文艺演出、财富塔祈富、许愿树许愿、猜灯谜等主题活动丰富多彩。晚上8时,这里还举办了烟花祈福晚会,将庙会气氛推向高潮。(河北日报记者袁川、耿辉)
【责任编辑: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