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清东陵穿越庙会引发争议(图)

    梦想  清东陵应该是一个巨大的博物馆

    像清东陵这样历史留下的遗产,未来如何发展和定位,在管理者和学者之间出现了差池。管理者希望完善景区自身的“造血”功能,而学者和爱好者更多地是把它单纯看做文化遗产。

    “应该让制度来引导人。”张元哲说,“我们的工作应该是让人们更多地了解东陵,但是如果现状没有改观的话,我相信东陵的魅力会受到很大损害。”

    张元哲心目中,清东陵的理想状态,是一个巨大的博物馆,有精致的展览、专业的讲解,没有庙会,没有人烧香磕头,地宫棺椁前也没有供案和功德箱。

    而现在,在清东陵很难看到像样的展览。在个别陵寝只能看到部分图片展览和情景雕塑,落满灰尘,且无原物。“我当了24年的文物保管,(清东陵的文物)完全可以搞展览。”清东陵一位老学者说,清东陵保存的文物,“你到故宫都找不到。”

    但清东陵管委会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说,领导有领导的难处,“现在文物拿出来,都怕丢,所以就不搞。丢失文物了,那罪过可就大了啊。”

    一位清代陵寝研究学者认为,清东陵走到今天,现状难如人意,但这“与历史各个时期都有关系,也不是说现在才有这些问题”。他总是怀念1978年之后的那六年,他觉得那是清东陵最好的时光,不像现在的景区,在经济上有压力。“那个时期没钱,没木料,想方设法,请专家找文物局想各种办法修。现在看的大碑楼,进入陵区的大红门,看到的昭西陵等等,都是那时最困难的时候修起来的。地宫都是那时候开的,打那以后再没有开地宫了。”

【责任编辑:丁宁】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3434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