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30年失散亲人终团圆

    河北新闻网讯(燕赵都市报记者邢云 通讯员李建军)“堂哥,我身体有了好转,一定在春节期间回家看看,还父亲回家的遗愿。家,就是我们的根,现在终于找到了……”

    “堂弟,联系上了心里就踏实了。春节能不能回家无所谓,但家的大门始终为你们敞开……”

    这是13日重庆市渝中区解放西路的郭红与河北省武安市寺庄乡上焦寺北庄村的郭双京在失去联系30年后通电话时的一段对话。

    ■两兄弟失去联系30余年

    1942年,郭红的父亲郭占云参加了八路军,在解放战争中,他随刘邓大军南下重庆,后转业到重庆市药材公司工作,并在当地娶妻,先后生育了郭渝、郭红、郭选京三个孩子。郭占云的妻子是药材公司的采购员,在一次外出采购中失踪了。

    家里没了女人,郭占云就把郭渝留在身边,将郭红、郭选京送回武安老家。由于郭占云父母年事已高,孩子们便由其三哥郭祥贵抚养了4年,郭祥贵对郭占云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还亲。此后,郭渝作为知识青年,主动申请来到武安轮胎翻新厂工作,一年后调回重庆。郭占云的其他两个孩子也在武安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最终回到重庆成了家。

    当时,郭占云主要通过书信与武安家人联系。郭占云经过几次搬家,居住地变更,往家里写的书信越来越少。郭祥贵去世后,郭祥贵的儿子郭双京寄出的书信不是被退回就是石沉大海。就这样,他们失去联系30余年。

    ■民警帮其圆寻“根”梦

    2004年,郭占云离开人世。回家,成了郭占云的遗愿。近几年,郭红兄妹陆续退休。闲下来了,他们回家的念头更强了。

    2012年元旦前的一天,武安市公安局户政科的白龙梅收到一封来自重庆郭红的求助信:“……落叶归根,因祖籍在武安,子孙后代永远是武安人……我现在要找的是我堂哥郭双京,60岁左右……查后请回信”。2011年12月13日,白龙梅通过网上比对,发现武安的“郭双京”有4人,其中寺庄乡下焦寺北庄的郭双京与求助信上所描述的条件相符。在上焦寺北庄村支部书记李志明的带领下,民警询问郭双京在重庆是否有亲戚时,“有……有……”郭双京深感意外,当拿起手机拨通对方号码,听到对方熟悉的声音时,他还没有开口说话,就像个孩子一样激动地“呜呜”哭了起来。

    在武安警方的帮助下,重庆的郭红兄妹终于圆了他们的寻“根”梦。

【责任编辑:丁宁】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3434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