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30年改造荒山成楷模(图)

    正是这个小黑蛋苹果给了李保国更多的启发,他决定帮岗底村治山,搞果树。

    经过对全村8000多亩山场的调查,李保国详细记录了每一道沟谷的坡度、土质特征、地貌类型和植被情况,拿出了为岗底村量身定制的苹果无公害管理方案。

    “要干就得全听李老师的。”岗底村支书杨双牛对全村人说。

    李保国没有辜负杨双牛及全村村民的厚望。从1996年至2003年,他连续8年常年吃住在岗底,白天钻果园查看情况,晚上上山用黑光灯测报虫情,夜间分析研究解决方案,解决了农药、化肥对苹果果实的污染问题,建立了苹果乔砧化密植栽新树形——— 改良纺锤形,开发了福岗苹果生产的128道工序,实现了优质无公害苹果生产的标准化。如今国内驰名的“福岗”苹果,卖出了100元一个苹果的高价,岗底村的村民由此大踏步走上了致富路。

    回首这条苹果致富路,李保国不仅自掏腰包,还得苦口婆心。苹果套袋,村民不愿掏钱买纸袋,李保国掏出了5万元钱;果树整形修剪,村民舍不得锯掉,李保国急了就跟他们嚷。这样才能把技术“死盯盯死”地让农民落实到位,当取得效果后,农民才会真正自觉落实。李保国说,他始终坚持不仅要给山区的农民带去科学技术,还要给农民传授新理念。李保国骑着破自行车走遍全村为每家每户的果园诊病时,“精品观念、做市场的观念”也被他用最浅显的语言传授着:“弄就弄好东西,一车不如一麻袋。”

【责任编辑:丁宁】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3434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