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表示,大型超市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柜台式销售、劳动密集型销售的方式,让商品与消费者最近距离的接触,自然受到现代人的欢迎。因此,与其说是超市抢了传统年货市场的“山头”,不如说是传统与现代两种商业模式的一次交锋。
对于传统年货市场的兴衰,曹润亭认为,以前市民购货渠道单一,政府部门组织年货市场是为了满足市民的采购需求;而现如今,超市、商场、网络商城等丰富多样的货品种类,完全能够满足市民的采购需求,所以年货市场在市区内的作用就显得越来越弱。
传统年货市场如何突围
在货品丰富、购物渠道多样、物流发达的现代社会,传统年货市场是否还有存在和发展的空间?
在省会文化广场举办的精品年货展销节上,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市民。调查中显示,8位市民均表示从情感上希望保留年货市场这一形式。
“没想到,在河北的年货市场上,我还能找到家乡的‘味儿’。”已在石家庄生活8年的陈先生欣喜地对记者说,“我老家在湖南,超市里虽然货品丰富,但真正想买到家乡的土特产,通常还是很难找到。”
谈起买年货,市民周女士也感慨良多:“现在生活好了,买年货不光是为了提前储备过年的食材,更多的还是要体会过年的感觉。一家人集体出动,挤挤嚷嚷、大包小包地把东西从市场上买回来,光那股喜庆劲儿,就让人难忘。”周女士说,逛超市是满足生活需要,逛年货市场则是满足情感需要。
石家庄市商务局工作人员表示,年货市场是特色商品最好的展示舞台,在群众中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经过十几年的打造,已经在市民心中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一些世代相传的手工艺品、传统美食等,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该工作人员表示。
而面对超市、网络的大举进攻,传统年货市场将如何“接招”?
“年货市场的‘年味儿’是现代卖场所无法替代的。”张香蒲表示,但年货市场若真想在市场竞争中分得一杯羹,除了合理组织、加强规划、保障品质外,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增加年货市场的文化属性,也是非常必要的。
不容置疑,消费者目前的整体消费形态已经从以往的物美价廉,发展到了追求个性消费、快乐消费、健康消费甚至享受消费、体验消费。传统年货市场如果能够优化购物环境、提升购物品质,并融入传统的民俗庙会等文化特色,势必能在内容的丰富性上取得优势。
目前,省内一些企业已开始逐渐意识到这一点。石家庄国大集团在河北师大北院举办的祈福纳祥福福庙会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届时省会市民将会享受一场集“吃喝玩乐购”为一体的饕餮盛宴。
对商家而言,年货市场是一块诱人的大蛋糕;对消费者而言,年货市场或许是情感抒发不可或缺的寄托。
河北日报见习记者贾楠、张怀琛
【责任编辑:殷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