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怎么这么凉啊!冷吗?”“不冷,训练刚回来。”“家是哪儿的?”“山西运城。”
2011年12月11日中午,听说驻承德某部刚来了一批新兵,该市71岁的老人尚桂兰就赶紧前去探望。在新兵宿舍里,她拉住战士董帅的手,亲切地唠起了家常。新兵们有的给她递上一杯热水让她暖手,有的走到尚桂兰的身后给她按摩肩膀。“看到你们,我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孩子!到了部队别想家,这里也是你们的家。奶奶会经常来看你们的!”尚桂兰老人笑着叮嘱着。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尚桂兰就与部队结下了不解之缘。尚桂兰回忆,当时她和丈夫何宝顺住在承德市石油家属院。“家属院里驻进了一支部队,老伴儿就带着我给官兵们织毛衣、做坎肩。那些当兵的孩子都不容易,人又实诚,跟我们相处得挺好。”1978年,夫妻二人把自己唯一的儿子送进了军营。2002年,老两口又送孙子参了军。
2001年,带着对子弟兵的深厚感情,尚桂兰夫妇又踏上了拥军之旅。每年年初,他们就开始一点一点地准备礼物。到了“八一”建军节前夕,夫妇俩就自费到石家庄某部军营,给承德籍的新兵们送去背心、鞋垫等。人不能去石家庄的时候,就邮寄一麻袋花生、瓜子和其他礼物过去。每一年他们都得花上四五千元钱,虽然那时尚桂兰一家仅靠老伴儿何宝顺每月800元的退休金生活。
事实上,自1994年起,何宝顺先后患脑出血等多种疾病。即使这样,他都坚持到部队看望官兵。“每次看到战士们都兴奋得不行。”尚桂兰告诉笔者,2005年10月,老伴儿去世了,临终前一再叮嘱她,一个人也得坚持每年去看望部队的官兵,把拥军工作做下去。
祸不单行的是,老伴儿去世不久,尚桂兰的儿子也因脑梗瘫痪在床。没有了经济来源,又得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子,尚桂兰的生活一下子拮据起来。好在所属的牛圈子沟镇政府给她办了低保。但要准备慰问部队官兵的礼物,老人还是有点力不从心。于是,每天晚上,尚桂兰就到附近的饭店捡饮料瓶子卖,然后一元钱一元钱地积攒起来。近年来,她坚持每年至少购买两千元左右的生活用品去慰问部队官兵。
2010年,尚桂兰老人突然患了脑梗,留下后遗症,走路缓慢而蹒跚。“生了病,花销也大了,2011年‘八一’建军节慰问部队时,只准备了300件背心,比前几年少了100件。”谈及此,这位双拥模范的脸上显出了歉意。但她表示,只要身体能坚持,再苦再累,也要把拥军进行到底。
2011年12月11日,当尚桂兰要离开驻承德某部的时候,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敬礼”,战士们齐刷刷地向尚桂兰行军礼。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笑容绽放开来。
河北日报通讯员袁雪梅、王海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