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背靠京津两大科技高地的区位优势,河北廊坊市大力鼓励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实现全市产业结构的变“轻”变“绿”。
本报记者 高长安
5年来,廊坊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超过30%,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92%,财政收入增长了164%,万元GDP能耗下降了20%。
依托背靠京津两大科技高地的区位优势,河北廊坊市大力鼓励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实现全市产业结构的变“轻”变“绿”。
记者在廊坊采访了解到,目前该市80%的企业拥有独立研发部门,90%的企业有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经历,以重点院校、科研院所为代表的创新主体与以企业为代表的创业主体稳步融合。
选好支撑点高水平引入京津科技资源
近年来,世界第一块5.7平方米双结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板,世界第一只通用型LED多面发光体灯泡,世界第一台磁场强度为0.45T的永磁磁共振成像系统,世界第一台嵌入式双摄像头人脸识别系统等多项世界级的“廊坊创造”品牌叫响国内外。
借助与京津科技机构联系密切的优势,廊坊市开辟了首都科技集团、高校产业化促进中心、中国博士后管委会、北京科技协作中心4个京津科技资源引进主渠道,利用项目对接、订单式开发、校企合作开发等形式,引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等近百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胚胎移植、氢燃料电池、煤粉添加剂等超过千项技术和项目,并进行了实施转化和应用。全市建成3家院士工作站,2家国家级产业技术联盟,90%以上的科技型企业与京津科研院所、重点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打造了多项世界级的“廊坊创造”品牌。
做优吸附点打造京津高校院所“栖息地”
以中科廊坊科技谷和全市15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为载体,廊坊市瞄准京津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招商,吸引研发中心、教学基地落户廊坊。目前,清华(河北)科技园,中科院理化所、热物理所、过程工程研究所、空间科技中心、生态中心、网络中心、大气中心等一批重大中试基地和成果转移中心、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热工流量仪器检测中心、教育部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基地、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研发中心相继落户廊坊,并有多家研发中心投入使用。2011年10月31日,廊坊市政府与中科院北京分院、河北省科技厅共同签署了《共建廊坊战略性新兴产业孵化基地合作协议》,举全省科技之力重点引进中科院北京分院成熟技术成果在廊坊孵化、转化。
把握切入点创新科技对接政策举措
廊坊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廊坊市推动产学研合作实施办法》等优惠政策,支持域内企业与京津科研院所、重点院校开展合作对接。2011年8月份,河北省首家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北煤基清洁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廊坊建成。该研究院由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科院煤化所、中国矿业大学、暨南大学、天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省科院能源所共同组建。各成员单位以产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基础,充分发挥自身在煤基清洁能源技术研发领域的领先优势,对产业关键技术进行集成再创新,向全省乃至全国输出产业技术成果和人才,加速煤基清洁能源产业技术成果应用和产业化进程。
在相关政策支持下,廊坊市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市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国家级技术中心2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及市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30家;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14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孵化场地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超过300家。
育强延伸点提升对京津产业转移的承载力
为增强对京津产业转移的承载能力,廊坊市启动了环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带和环天津创业带建设,以中科廊坊科技谷、清华科技园、燕郊东湖国家级孵化器和在建的廊坊新兴产业技术转移示范基地,广阳、安次、三河科技成果孵化园区等为点,固安园区、永清园区、廊坊开发区、河北省新兴产业示范区、香河园区、大厂工业区、燕郊高新区等为面的环首都科技孵化带。2011年7月4日,廊坊市政府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签署了《区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重点承接中关村成熟的产业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