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献县活跃着133个民间文化团队

    沧州报记者 曹广欣 通讯员 左大中 王 君

    开栏话: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希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本报自即日起开设“文化建设县(市)行”专栏,展示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盘点近年来我市各县(市、区)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以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提示:

    去年以来,献县着力抓好文化组织建设,引导文化带头人和文化热心人建起了县、乡、村民乐队三级网络,成立了133个民间文化团队,催生三千农民成为半专业文娱演员,成了乡村文化大院里的一群“名人”。文化队伍的建立,使文化消费者变为文艺生产者,实现了文化理念、组织模式的新突破,献县也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全省“农村文化之星”。

    献县是一个有60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却诞生了133支民间文化团队。他们以乡村为舞台,挖掘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以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作为创作素材,以朴实的语言、生动活泼的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宣传自己身边的新人新事新风尚,唱农民的心声、演农民自己的事,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

    38位农民应邀央视学戏

    去年3月31日,献县乐镇北街村几个村民通过举手表决,在原村党支部书记周宝生的老宅里成立了“献县农民艺术家协会”。出人意料的是,一年后由村民们组成的农民艺术家协会却搞出了大名堂。

    今年4月20日,协会接到了著名京梆子表演艺术家刘玉玲女士的邀请,到央视拍摄《跟我学》节目。

    咱老百姓也要上中央电视台了!消息不胫而走,整个村庄沸腾了。接到邀请后,协会立即召开了常务理事会,确定专人负责,挑选出了38名演员进京。

    4月24日,伴着优美的音乐,38名演员走上了央视演播大厅,聆听刘玉玲老师授课。学唱过程中,演员们争相提问,刘玉玲老师边教边唱,学员们学得非常认真,把学、唱、表演一次又一次推向高潮。全天共拍摄《大登殿》、《状元打更》等8期节目,已陆续在中央11套戏曲频道播出。

    参加拍摄的演员们认为,这次拍摄《跟我学》节目,与戏曲大师零距离接触,大开了眼界,真正领略到了国粹艺术的博大精深。既陶冶了情操,又愉悦了身心,意义深远,影响甚大。

    “庄户剧团”树新风

    献县西城乡蔡东村是一个农业村,近几年来,虽然蔡东人经济上富裕了,但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特别是农闲季节,男男女女聚在一起打麻将,成了惟一的娱乐生活。

    去年5月8日,在村民顾瑞顺、顾玉军、顾瑞岐和几个喜欢吹拉弹唱的票友倡导下,成立了蔡东“庄户剧团”。揭牌仪式上,刘玉玲前来助兴演出,把蔡东庄户剧团的演出推向了高潮。刘玉玲愉快地答应担任协会艺术顾问,并当众承诺:只要献县人民喜欢我,我随叫随到!

    蔡东庄户剧团成立后,至今已发展演员90多人,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才6岁,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而且,更令人称道的是,“庄户剧团”让许多农民离开了麻将桌,到剧团听戏。有些农民学戏还上了瘾,闲暇时唱戏成了他们必备的功课。

    “庄户剧团”团长顾瑞顺介绍,他们每周都有两次演出,20多个演员登台亮相,演出的剧目有“京梆子”、“大登殿”等。

    “看戏如今成了俺们的大事,一到演出,全家老少都早早地聚到一起,有100多号人哩!”在演出现场,台上热热闹闹,台下欢声笑语,这已成为蔡东村一道不可缺少的文化大餐。

    万余农民竞艺唱主角儿

    比秧歌、赛唱功、竞书法……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农民艺术大赛在献县上演,100多个农民艺术团体同场竞艺。

    献县文广新局局长张立杰介绍,这次活动涉及18个乡镇300多个村庄的1.5万人,历时逾半月,共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和中部五个赛区。

    西北赛区包括段村乡、商林乡、陌南镇、临河乡四个乡镇。在这个赛区,48岁的王顺起是陌南镇孝举村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但其书法艺术在当地名气不小,而且通过举办孝举草根书画艺术研习会带动了许多人修习书画艺术,参会人员涵盖了献县、肃宁、饶阳三县,至今已发展会员90余人,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13岁。他在现场表演的书法艺术赢得阵阵掌声。

    在东南赛区,淮镇乐团堪称阵容庞大。这个乐团下设“五社五队”:京剧社、评剧社、梆子社、书画社、哈哈腔剧社,秧歌队、歌咏队、武术队、曲艺队、铜管乐队。淮镇乐团不仅带来了京剧《喜庆丰收》,还演出了吹奏乐《月亮弯弯》、舞蹈《和谐中国》等20余个节目,现场欢笑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

    “这几年,县里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农业连续多年大丰收,乡亲们生活越来越好,富而思乐,这是近年来乡村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关键”张立杰说,像淮镇乐团创始人马兆明,他先后在淮镇工业区创办了两个玛钢厂,解决了近500名当地群众就业。富裕起来的马兆明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他腾出自家300多平方米的门市房,免费提供给淮镇乐团使用,为淮镇的父老乡亲及周边群众提供活动场所。

    “建起铁打的营盘,留下不走的团队,这使献县农民感受到了文化艺术的巨大魅力。”张立杰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投资55万元,在每一个乡镇都组成一个文艺演出团队,进一步带动村级文化队伍的建设,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责任编辑:张阳】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