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者了解,电召出租车的服务早已出现在国内一些城市,大多由政府组织构建电话服务平台。在深圳,电召出租车服务已经开展了20年,方便了大量外地游客和本地市民,也大大减少了出租车空跑的现象。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讲师韩延慧建议,石家庄应由相关部门牵头,成立一个或数个能覆盖全市的出租车调度指挥中心。“很多地区的有益经验已经证明,完善的调度指挥系统能有效调剂出租车余缺,大大缓解市民打不到车的局面。”
但也有人对电话预约表示了担忧。“由于预约热线只是约车信息的纽带,目前尚缺乏对相应运力的约束力和保障力。非高峰时车找人,信息价值大,而到了高峰时人抢车,指望司机积极响应约车平台的呼叫只能是奢望。”有业内人士举例说,北京6.6万辆出租车中,具有电话叫车服务功能的不足三分之一。
从石家庄市运管处了解到,石家庄市作为全国15个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工程试点城市之一,将于近日启动信息调度平台建设。此次信息系统建设将为每辆出租车安装一台智能车载服务终端,并开通24小时叫车服务电话,实现信息实时传递和智能调度,预计三年内完成对全部6710辆出租车的升级改造。“不过,由于市区出租公司和出租车数量较多,全面升级改造面临技术、资金难题,加上出租公司积极性不是很高,因此信息调度平台建设速度有些迟缓。”市运管处一工作人员说。
一家出租车公司负责人透露,电召服务的智能终端每台4000多元,完全由出租公司承担再斥资进行广告推广,企业难以承担,因此还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缓解打车难,还需管理创新
石家庄运管处工作人员也表示,打车难问题,决不是单纯增加出租车数量就可以解决的,其中涉及到车辆分配、车辆空载率、公共交通规划、整体调度能力等多方面的问题,背后透露的是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的难题。
业内人士指出,出租车只是城市交通的一个环节。打车的难易度与城市交通的整体状况密切相关。例如,公交车、地铁等固定线路交通工具的便捷程度,道路交通的通畅程度,车站、机场站点的管理效率,拥堵时段和地段的管理措施,人口密度,机动车数量,车辆事故处理效率等,都会对打车产生影响。因此,解决打车难要从城市交通的整体状况考虑,综合治理。
在既有运行模式尚未改变的情况下,有没有其他临时性举措以弥补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相对紧缺的问题?“一个人打一辆车,在打车难又堵车的情况下确实有些浪费。”有市民建议,在征得乘客同意的情况下,一辆出租车是否可以拉几个同方向的乘客,有效利用资源。“有去河北大戏院的么?去大戏院的上车了啊,马上开车,一个人10块钱不打票。”11月23日上午8时,在城角街和裕华路交叉口东南侧,一位刚拉到客人的司机正招呼路边几位等车的市民,已经等车多时一位女士犹豫了一下之后上了车。
据调查,打车从城角街到河北大戏院,正常打表要花11元左右,两个人打车每人只需支付5.5元,但考虑到时间紧、自己打车更贵等因素,还是有市民愿意“挨宰拼车”。对此,有专家表示,如果有关部门能出台关于出租车拼车的制度或文件,就可以有效缓解打车难,同时可以降低部分市民的出行成本,保护乘客的合法权益。
除出租车拼车外,私家车拼车也是缓解交通压力、提高出行效率的一个有效方法。据了解,搭“顺风车”在国外早已司空见惯,在德国、新加坡,即便是私家车,在高峰期空车上路也会被罚款。美国也有类似规定,车中有两人以上即可在专用车道行驶。因此,有专家建议,应从节约能源、缓解交通拥堵、方便市民出行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有关拼车的法律法规。
石家庄市运管处有关人员表示,出租车管理水平能体现一个城市的综合管理水平和人性化程度,他们正在在制定一系列方案,同时联系协调相关部门,争取能在较短时期内拿出可行性较强的方案,缓解打车难的问题。
目前,由于出租车的有效运营涉及多个管理部门,各相关部门缺乏有效协调,许多问题仅靠交通管理部门一家是很难解决的。例如,火车站、机场站点的出租车管理问题等。
看来面对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难题,还是需要用更多创新思维来想出好办法。(河北日报见习记者王思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