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破烂王”潘淑兰的助人之路

    沧州日报讯(记者 周 洋 通讯员 宋月辉 孙云海)饮水思源,知恩图报。孟村回族自治县卜老桥村70岁的老党员潘淑兰,致富之后不忘当年乡亲们的援助之恩,将感恩之情化作回报之举。30余年间,自掏腰包近百万元用于助老帮教、扶危济困,赢得“好人”美名——

    在孟村回族自治县,潘淑兰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已古稀之年的潘淑兰在当地之所以有名,一方面,因为她是当地响当当的“破烂王”——她中年开始创业,以收废旧钢铁为生,经过30多年的艰苦打拼,到现在已拥有百万元资产;另一方面,她是孟村有名的“及时雨”——致富后的潘淑兰经常主动帮助周围群众,她热心助人的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颂。

    乡亲援手,勤劳成就百万身价“破烂王”

    潘淑兰出生在孟村辛店镇牟庄村,是家里的独生女,自幼跟着母亲艰难维持生计。21岁时,潘淑兰跟卜老桥村的潘金栋结为夫妇。婚后,两人的日子一贫如洗。“刚嫁到村里的那阵,俺家没锅、没灶、没房子。毫不夸张地说,赶上阴雨天都没个避雨的地方,每次下完雨后身上总是湿湿的。”潘淑兰说。

    这时候,卜老桥的乡亲们伸出了援手,为她凑了400元钱渡过困境。大伙还一起动手给他们盖起了房子,整治了锅灶,让她家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乡亲们真好啊,给俺盖房是纯义务的,连顿饭都不吃。从那时起,我在心里就暗暗发誓:一定要活出个样子,来报答乡亲们的恩情。”潘淑兰说。

    凭着一股子过好日子的冲劲,潘淑兰种地、养羊,样样不落人后。与此同时,她开始琢磨着做些小买卖。“我首先做的是炸油条,那时,我和丈夫手里只有17块钱。”除了炸油条,她还卖过糖葫芦、豆腐,倒过粮食,还曾经骑着自行车到黄骅倒水产……

    潘淑兰是个头脑灵活的人,在创业的摸索过程中,她发现了一条致富之路——“收破烂”。从此以后,夫妇二人每天上午炸完油条收摊后,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乡收购废品。这一年是1979年。

    慢慢地,收废品逐渐成了潘淑兰和丈夫潘金栋的主业,他们也不再炸油条了。有的人说,你两口子干啥不好,干嘛收破烂?潘淑兰说,行行出状元,只要勤劳,我相信就能致富!

    为了能多收些废品赚些钱,潘淑兰和丈夫吃得下辛苦,春夏秋冬里、风霜雨雪中,他们往往都是伴着夜色满载而归。潘淑兰回忆,一个冬天的夜里,夫妻两个拉着满满一车废品回家,走到半路,车胎爆了。当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寒风刺骨,夫妻两个求助无门,只有苦苦等待,直到第二天早上碰到了熟人,才找来了修车的工具,把车子修好。回到家后,两人都大病了一场。

    正是靠着吃苦耐劳的劲头,30多年的时间里,潘淑兰废品收购站的规模越来越大,收废品用的工具也由自行车变成了三轮车,后来又变成了汽车,家里还专门建起了一个废旧钢管收购厂。

    随着事业规模的扩大,潘淑兰家的财富也滚滚而来。如今,她已经是远近闻名、拥有近百万资产的“破烂王”。但她始终忘不了乡亲们在她困难时期的援手之恩,她在用实际行动回报他们。

    赤心向党,事事想着国家和人民

    日渐富裕起来的潘淑兰在自己心里种下了三个朴素的愿望:入党、瞻仰毛主席遗容、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

    为了完成入党的心愿,她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合法守信经营,热心公益事业,积极扶老助幼。1999年“七一”前,年近六十的潘淑兰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009年正值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完成另外两个愿望,那年“五一”,潘淑兰坐车来到北京,可正赶上旅游旺季,人太多,她只能遗憾地回来了。过了20天,她再次进京,在纪念堂看到毛主席安详地躺在水晶棺里时,老人默默地哭了两通。为了能看到升旗,她在广场附近愣是等了一宿,连执勤的警察都被她感动了。

    入党后潘淑兰的干劲更大了,她也觉得自身的责任也越来越大,所以她处处做好榜样,给青年人带好头。

    在生意场上,潘淑兰一直秉承诚信经商,她和商户做买卖从不拖欠货款。经常和她有生意往来的刘先生说,自己和很多人做过生意,还从没有见过像潘大妈这么好的老板,“和她做生意,每次货款总是能准时交付,不仅如此,我们这帮年轻客户如果谁家有困难,她总是主动热心帮忙。这不,前几天她看我的衣服破了,专门拿出几百块钱让我去挑件衣服,我不要,她就硬塞到我手里。”刘先生说。

    正因潘淑兰以信、德为先,所以她家生意一直都很红火,天天来买卖货品的商户络绎不绝,商户们说,跟潘大妈做买卖,放心!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潘淑兰事事想着国家和人民,“非典”期间,她捐款1万元用于“非典”防治工作;汶川地震,她毫不犹豫地捐款1万元给灾区人民;有一年大旱,看到乡亲们粮食收成无几,潘淑兰心里十分难受,过年时,她给全村330多户人家每户送去一份礼物和一段自创的“快板”:“今年是个大旱年,给老少送去二斤牛肉一斤盐,东西不多你别嫌……”

    别看潘淑兰经常无私帮助他人,她却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一定要勤俭持家,杜绝奢华。家里车辆方便,但每次她去厂子总是坚持步行,用过的东西如果还有利用价值从不乱丢弃。在老人的影响下,全家人都养成了节约的好习惯。有一次,她的孙女上学带了俩苹果,放学回来把装苹果的塑料袋又带回家。孩子说,奶奶教育我不要乱扔东西,袋子下次还可以再用。

    心系老人,天寒冷不了热心

    初冬时节,气温骤降。日前,潘淑兰一大早便和儿媳王玉英坐车前往县城,精挑细选购买了20多件棉坎肩。随后,她带着儿媳把这些棉坎肩都分发给了村敬老院里的每一位老人。“冬天冷,让老人们穿暖和点,别冻着。”潘淑兰说。

    在村敬老院老人们的眼里,潘淑兰是他们最亲近的老朋友,暑夏天气热,潘淑兰会送来清凉的瓜果解渴祛暑;寒冬气温低,潘淑兰会送来过冬棉服棉被让老人们避寒;中秋、重阳、春节这些传统节日,潘淑兰更是忘不了给老人们送来米、面、油等生活物品,甚至潘淑兰娶孙子媳妇,不便分身的她还特地吩咐饭店置办了两桌酒菜,专门给老人们送来。老人们非常受感动,87岁的刘玉珍老人说,淑兰真是个细心的大妹子,她待我们就如同亲人一样,这真是我们的福气。

    “婆婆经常说的四句话是‘天冷冷不了热心,地冻冻不了决心,大地改不了信心,寒风吹不动恒心’。”儿媳王玉英对潘淑兰由衷地佩服。她说,婆婆一听说哪位老人有啥需求,想尽一切办法办到,每次给老人买东西,都是她亲自坐车到县城、沧州的大商店去挑选。她总是对我们说,老人们辛劳一辈子,到老了,应该享福了。

    以前卜老桥村有位叫张洪如的老人,常年瘫痪在床,和老伴相依为命。见两位老人可怜,潘淑兰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逢年过节,她把米、面、油送到老人家里;冬天冷,她买了电暖风搬到老人炕头上;下雪了,潘淑兰首先想到了张大爷,她带着儿媳做好了被子、褥子,捎上蛋糕、牛奶,带上电褥子,直奔老人家里。感动的两位老人拉着潘淑兰的手哭过好几次。

    像张洪如这样得到潘淑兰照顾的老人,在卜老桥村还有很多。这些年来,见谁家老人没有暖和的被子,谁家老人没有毛衣、棉衣,潘淑兰就赶紧去置办;逢年过节,她都会拿出钱买各种生活用品,挨个发到老人们手里。

    “我是我妈的独生女,我很疼她。我觉得,别人的老人就跟自己的一样,都得有人管、有人疼。”潘淑兰一句质朴的话道出了自己对村里老人的爱。

    扶贫助困,她连素不相识的人都会帮

    今年50岁的卜老桥村村民范文治家院中有一辆废旧的农用车,别人劝他将车子卖了,他说啥也不肯。他说,这辆车见证了潘大妈对自己家的恩情。

    原来,10多年前,范文治家庭贫困,且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很大。潘淑兰知道后,不仅买来食品、衣服等生活用品,还给范家添置了彩电、饮水机等家电,当她听说范文治的小儿子打算开家小卖部的时候,又花了万余元给范家买了辆农用车方便进城进货。后来,潘淑兰还把无业在家的范文治吸纳到自己的厂子里。现在,范文治家生活好了,盖了两栋新房,去年还买了辆新轿车,他说,是潘大娘给了我家支持与希望,这让俺家一辈子都忘不了。

    在卜老桥村,很多村民都受过潘淑兰的恩惠。村民刘学发生活十分艰苦,老娘瘫痪在床,因缺钱盖房的材料没备齐,眼看着备好的一部分建筑材料被雨淋日晒快糟蹋了,潘淑兰当即拿出2000元钱送去;村民刘学森家承包的60亩梨园得了病虫害,因为没钱买农药,全家人急得团团转,潘淑兰得知后,马上拿了4000元钱送到他家,解了燃眉之急;王金锋家要买轧面条机器和推豆腐的小磨做小买卖,潘淑兰给他跑了4000元贷款,还替他付了利息。村民们感激潘淑兰,称她为“及时雨”。

    潘淑兰助人不图回报,她甚至见到素不相识的贫困人,都会解囊相助。有一年冬天去辛店镇办事的路上,她看到一位老修路工,衣着单薄地在刺骨寒风下干活。从这位老工人的口中,潘淑兰得知对方是辛店镇赵庄子村人,家庭条件不好,她马上将随身携带的1000元现金全部塞给对方,告诉他赶紧买身衣服穿上。对方问她是谁,她也没透露,匆匆离去了。后来,这位老修路工辗转打听终于找到了恩人。

    “只要有潘奶奶,就有你们上学的机会。”

    “我家里很穷,上不起学。我找到了县妇联……多亏了潘奶奶的无私资助。要不,我这个学就上不了了……我感谢您,潘奶奶!”这封信是一名叫李国伟的学生写给潘淑兰的。这样的信件,潘淑兰抽屉里有一大沓。“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潘奶奶说,只要有潘奶奶,就有你们上学的机会。”这是潘淑兰给孩子的回信中最常说的一句话。

    潘淑兰一直认为,孩子们是祖国的希望,只有孩子们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国家才有希望。为此,她把自己的爱倾注给了孩子。从1997年开始,她每年拿出一部分钱来资助那些因贫困而面临辍学的孩子们。十多年过去了,现在受过她资助的孩子已达上千名,许多孩子已经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学校。现在,很多孩子都亲切地称呼她“潘奶奶”。

    潘淑兰帮助贫困学生,同样也捐资改善学校环境。1998年,卜老桥村小学要盖教学楼。这一年,潘淑兰的丈夫刚刚去世,悲痛之余,她无心经营,收来的废旧钢管赔了好几万,可她听说学校要盖教学楼,毫不犹豫地拿出1万元,资助给学校。前年夏天,潘淑兰在报纸上看到某地一小学学生中暑,她忽然想起自己村还有好几百口子学生没有电扇呢!埋怨了自己一通,马上买来17台吊扇给孩子们装上。

    “村里发展教育事业,自己不出些力,就觉得愧疚。”潘淑兰说。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责任编辑:张阳】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