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本报曾经派记者采访过黄骅信誉楼,探访这家民营百货集团有限公司声名鹊起的秘诀,并刊发了长篇通讯《诚信叩开市场之门》。
三年之后,再次走进黄骅信誉楼,我们更关注的一个话题是:叩开市场之门以后,如何让诚信走得更远?
变了,没变
3年里,信誉楼变了很多。
“这宣传册上数字又落伍啦!”给我们分发材料的办公室工作人员,抱怨“印刷速度都快赶不上开新店的速度了”,语气中夹带出自豪。2008年时黄骅信誉楼百货集团有限公司有5家分店、1家子公司、8000多名员工,总营业面积8万多平方米。如今,信誉楼已有5家子公司13家自营店,员工14000多人,总营业面积15万多平方米。
“掌门人”也换了。
2008年12月,62岁的第一任董事长张洪瑞退到了幕后;集团公司办公室主任、39岁的穆建霞成为继任者,而且是位漂亮、精干的“女掌门”。
在穆建霞看来,这变那变,诚信的理念不能变,这是信誉楼的镇店之宝。
1984年,张洪瑞等15名黄骅农民集资、贷款17万元建起了黄骅信誉楼,赔了6年后开始盈利。这位只念过初中的农民企业家,经营理念极其简单——— 守信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