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素芬一样,廊坊市目前已有155万农村群众喝上了安全、甘甜的自来水。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联村供水工程94处,全市1694个村街实现了农村供水城市化,占全市村街总数的52.5%。通过建设联村集中供水水厂,廊坊市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安全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要优先解决百姓急需、个人和家庭难以承担、市场机制又无法有效解决的民生问题,让廊坊民生工作走在全国同等发展水平地区的最前列。”该市委书记赵世洪说,全市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廊坊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争当京津冀地区科学发展的排头兵,更要让“幸福廊坊”成为最靓丽的城市名片。
不仅仅是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廊坊400万群众的每一个生产生活难题,都牵挂在各级干部心头。
量力而行更要尽力而为,群众的难事一天也不能拖。“民生工程早一天建成,困难群众就能早一天受益。”廊坊市市长王爱民说,这是廊坊各级党委、政府抓好民生工作的一贯思路。他告诉记者,近年来全市财政投入在困难群众救助领域增长最快,全市用于低保、五保、医疗救助、优抚保障、救灾救济等方面的资金,到去年已达3.5亿元,是“十一五”初期的6倍多。各级财政资助11.44万名农村低保对象参加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3.4万名城镇低保对象免费参加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市孤残儿童集中供养率达到100%,454名学龄期孤儿全部集中就读,就学率达到100%。
为改善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条件,廊坊市在2009年启动了为期3年的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他们将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列入财政预算,攻坚克难多渠道筹措改造资金。一户户走访调查,一家家确定改造方案,到去年底全市累计投入1.04亿元,为全市3488户农村困难群众重建、修缮危房1.14万间。原定3年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提前一年告竣。
安居方能乐业。解决广大群众的住房困难,是近年来廊坊市委、市政府集中力量办好的一件民心工程。去年,该市通过配建回购等方式筹集廉租房3015套,开工建设廉租房2248套、经济适用房2377套,销售到户2415户,有11194人享受到政府的住房保障政策,圆了安居梦。今年前8个月,廊坊市已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56个、18916套(户),完成省目标任务的118.2%,完成投资8.64亿元,已有9345套基本建成。年内,还将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4170套,更多住房困难家庭将住进称心如意的新居。
走进三河市新天地花园小区,气派、时尚的高层住宅拔地而起,6000多平方米的广场绿树成荫、流水潺潺。“和过去的破平房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呀。”回迁户祁杰告诉记者,为解决好这里800多户棚户区居民回迁问题,三河市委、市政府推迟了原定在文化中心西侧建设行政中心的计划,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如今,800多户棚户区居民都已喜迁新居。
真心实意才能创新思路,才能不折不扣兑现每个承诺。为让更多城市困难群众早日圆安居梦,廊坊市坚持“六个提前”(提前安排部署、提前谋划项目、提前开工建设、提前筹措资金、提前申请审核、提前规范基础管理工作),提前编制好资金需求预算,广拓筹集渠道;提前一年下达下一年度保障性住房储备项目,确保项目紧密衔接、持续发展;逐项目现场办公、逐项目倒排工期,实行联审联批、边开边建,连续两年超额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他们还主动将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保障范围扩大到全部低收入家庭,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目前已提高到29平方米。
为彻底解决广大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大厂、固安、永清等地各级党委、政府大力压减政府日常开支,集中财力投向联村供水水厂建设。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担任工程建设指挥,协调各方力量加快水厂建设进度。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投入资金6.6亿元,解决了一半以上的村街和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干净、安全的自来水流进农户家中,更滋润了百姓的心田。
【责任编辑:孙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