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海涛)日前,我市为老百姓开出一套“运动处方”——《邯郸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计划利用五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更加广泛的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去年,我市历时数月完成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对各年龄段2592人的身体形态、素质和技能等方面进行了实地监测。统计显示,我市体育人口(每周参加体育活动不低于3次,每次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呈现出“两端高中间低”的特点,26-45岁成为最为“静态”的群体。体育专家表示,这个年龄段的大部分人因为工作压力大,体育锻炼不够,健康透支和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情况逐渐增多。
结合我市实际,《邯郸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规划,在五年内逐步完成滏阳河、沁河沿岸“人字形”百里健身长廊工程,规划建设设施总数70处,总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在城市新建大型社区、农村新民居配套建设健身活动场地200处。两项工程完工后,与主城区原有的全民健身器材相结合的同时,我市还将加快社区体育辅导站点的建设,基本实现主城区居民步行十五分钟范围内拥有一处全民健身工程。最终,将实现85%以上城市街道和70%以上农村乡镇建有体育组织,城市社区普遍建成社区体育俱乐部,60%行政村建有体育健身站点。
体育工作应从青少年抓起。《计划》规定,各类学校要重视学生身体健康,开展各种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不少于1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每所学校根据条件每学年举行1次以上全校性体育运动会。
《计划》还对办好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做出规定。各类体育场馆要为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给予优惠接待、优质服务;建立健全各级老年人体育协会、体育健身俱乐部、体育健身团队。
体育专家表示,实践证明,体育人口各种慢性病的发病率低于非体育人口7.1个百分点,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只有非体育人口的12%,职业病的发病率只有非体育人口的17%,肥胖的发生率低于非体育人口1.5个百分点。此外,有身体疲劳、体力衰退感觉的人,体育人口比非体育人口要少一半。“为了身体的健康,请大家一起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