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让大山重新长出手臂
2006年年底,范文志回到了隆化。范文志和妻子孩子在县城租了一处房子。从健全人到残疾人,范文志的心理落差很大,他变得很少说话,更害怕见到生人,基本不怎么出门,有什么事全是妻子于雅丽出去办。
2007年正月,范文志和妻子商量过之后,将家从县城搬回了茅茨路村。往后的日子怎么过?范文志陷入到深思当中。
他成天在空荡荡的山沟里转悠,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2007年清明节,范文志回到出生地给父亲上坟,看到山上的树几乎被砍伐殆尽,大山也成了失去左膀右臂的残疾人。范文志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方向:种树,让大山重新长出手臂。
当年,范文志主动找到了村主任于福金谈了自己的想法,并得到了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他以3万元的承包费,承包了老家2000亩荒山, 50年的使用权。当他从伤残费里拿出3万元去交付承包金时,妻子于雅丽泪眼汪汪地说:“这可是你用命换来的养老金啊,那山上石头瓦块不说,就连兔子都不上去拉屎,要是绿化失败怎么办?!”范文志却说:“等咱俩老了,这大山就是咱们的绿色银行。”
承包合同生效后,范文志随即把家搬回了北沟垴。北沟垴原来共有9户人家,但这些年,他们都搬出了沟里,有的搬到了公路旁,有的搬到了县城,往山沟里搬家的就只有范文志。
开山种树,谈何容易?
对普通人来说,荒山绿化要面临种种困难,更何况是只有左臂的范文志。2008年,为了修通从村里到北沟垴的林路,范文志夫妻俩每天凌晨4点起床,起石头、铺路面,一直忙到晚上8点才回家,累得吃不下饭。一次,在山脚起石头时,范文志险些被山石压住,多亏头脑机灵的妻子及时用撬棍把石头支住,才使范文志安全脱险。
刚开始的时候,范文志雇了四名村民帮着他们挖树坑,范文志也跟着一起干活,少了一只胳膊实在不便,但范文志咬牙坚持着。“一到晚上,半个身子都跟着疼,半夜里没少听他哼哼。”妻子于雅丽回忆起当时情景仍是禁不住落泪。那段时间是她们最苦的日子。
两个多月后,范文志一天下来也挖到20多个树坑。当年,范文志就投进去资金11万余元。
第二年,范文志一口气栽上了2400棵梨树和苹果树,还有500多棵李子树。
种树的过程是个投入的过程,眼看着失去一条胳膊所得的十多万元伤残费一天天减少,妻子着急了:“这绿化荒山十年八年变不出活钱,存折上的钱没了,以后靠啥生活?”
范文志说:“我正要跟你商量呢,要从生态的角度考虑,有些树种上了100年都不能砍,但沟里可以栽果树和杨树,用不上10年就能变钱。眼前靠养猪,半年就能卖钱,猪粪还能给果树当肥。”
为了解决生活问题,范文志和妻子在院外养起了猪和鸡,寄希望于短期回笼资金以解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