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邯郸电(通讯员胡高雷、杜振国 燕赵都市报记者邢云)近日,永年县河北铺村发现一处保存较为完好的晋冀鲁豫军区军政大学“驻地”,这是该村在编纂村志采集资料时发现的。
■旧居现状:墙壁上的讲话清晰可辨
该“驻地”位于河北铺村南街的一个巷子里,坐北朝南,主房5间是古式楼房,东西两厢房在上世纪80年代已改建为家庭副业作坊,大门东南开。主屋为楼房上下两层。楼梯为木质,设在楼下屋内,楼上开有小窗户5个。据房主讲,楼下在1970年前曾住过人,楼上放些弃用的家具杂物,楼口常年盖着,自从军大学员走后,很少有人上去过。
记者在楼上发现,墙壁上多处留有稀稀拉拉的字迹,因年代久远加之光线昏暗,有些字迹已分辨不清。但见在楼的东墙有一段清晰可辨的讲话文字:“一波同志说的好,这是一个历史的任务,是全党目前最中心的任务,做得好,就可以打败蒋介石,取得革命的胜利,农民的翻身,也会彻底得到胜利。做不好,就要亡党、亡国、亡头,希望同志们回去好好工作!”另可看清的还有“豫北全解放”、“东北解放军”等字样。在南墙上挂有一串还未吃完的辣椒,已全部变成了黄白色,记者拽掉一个,觉得沉甸甸的,原来辣椒里积满了细尘,仔细观察细尘是从虫蛀的小孔进入其内。
■老人回忆:700余学员曾在此居住
据史料记载,晋冀鲁豫军区军政大学是我党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945年10月,由抗日军政大学太岳分校(驻山西沁水县)、太行分校(驻涉县)和抗大总校机关(驻浆水镇)一部分人员合并组建的一所军事学校。初期设在山西长治,刘伯承任校长兼政治委员。后来学校迁到河北南宫,滕代远任校长兼政治委员。
村志编写组在走访了几位曾在县里工作过的老干部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临洺关及临洺关周边施庄、龙泉、杜村、七里店、召庄等村都驻过军大学员,学员散驻在这里的原因尚不清楚。据当年儿童团团长、今年78岁高龄的李会臣回忆,当时河北铺村驻有军大学员700余人,因受条件限制分散居住在50多处像这样的民宅里,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仍有10余处。当时,有一位名叫李庆华的河南南阳籍学员,因病在村里逝世,当时村民还参加了军大为其召开的追悼大会。现在该同志的陵墓在河北铺村村南,墓前立有石碑一块,碑文落款为军大三大队七中队全体,一九四八年元月。
现在,此驻地在房主的关照下,已得到有效保护,河北铺村党支部、村委会已将此地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