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动柏坡—我们的见证》节目录制现场。(河北日报记者田瑞夫、赵威摄)
河北新闻网6月20日讯(河北日报记者牛海英)今天下午,《红动柏坡——我们的见证》大型电视访谈节目暨“党旗飘扬·希望河北”大型新闻采访活动会师式在西柏坡新华社旧址前隆重举行。
两个多月来,我省主要媒体组成多支队伍,沿着红色足迹,追寻党的历史;遍访燕赵大地,讴歌光辉旗帜。今天的节目现场,参加此次大型报道活动的记者们交流心得体会,畅谈活动给自己带来的震撼与思考。“为民族求解放,为人民谋幸福,无论在什么年代,共产党人心中的这种信仰永不放弃。”活动现场,一群“90后”的小记者们引人注目。“有人说80后、90后是迷茫的一代,说我们缺乏责任感,我们要用我们的追寻证明我们是可以信赖的一代。”参加了河北日报和河北新闻网组织的“90后寻访90位共产党员”活动之后,人们发现这些孩子们“长大了”。他们懂得了责任,懂得了奉献。在现场,一段难忘的采访经历让燕赵都市报记者侯鑫辉久久难以平静:一位连子女都不知道姓名的烈士,在牺牲70年后,人们在她留下的一件老棉袄中发现了7个纸条,才知道了她的真实身份:战争时期我党的地下情报员。
一本发黄的采访记事本,一篇新中国成立当月发表在《河北日报》的文章——《多年的枯树开了新花》,让老报人林放记忆犹新。透过他的介绍,人们感受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唐山机车车辆厂(现唐车公司)那火热的建设场景。半个世纪过去了,在这个我党早期工人运动的重要阵地里,共产党人那种勇于争先,不甘人后的创新精神始终不变。以共产党员张雪松为代表的中国新一代技术人员和高铁工人,用他们的智慧和双手,创造出动车的“中国速度”。“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这是西柏坡精神最为重要的内涵,也是对未来的昭示。”在与会记者们的交流中,人们发现,西柏坡这个昔日的小山村里游人如织,已经成为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西柏坡”正在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