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
平民夜校——点燃安平农村革命的星星之火(组图)
河北新闻网
2011-06-03 05:40
责任编辑:李瑾
【字号

本站搜索

    “铁屋子”迸发革命星火

    5月20日,安平县台城村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馆长王彦芹介绍说,弓仲韬和李锡九先后回到家乡时,安平县农村农民们普遍文化水平不高,有的甚至连名字都写不出来,他们已经习惯了世世代代受穷的日子,对于地主富农的钟鸣鼎食与自己所受剥削和压迫也觉得天经地义。

    如何才能在“铁屋子”一样的农村点燃革命的火种?弓仲韬和李锡九这两位早期革命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开办“平民夜校”。他们深知,只有教会这些握惯锄把子的农民们读书识字,才能给他们讲明白反帝反封建等革命道理,只有广大农民群众都有了觉悟,中国的革命前途才有希望。

    王彦芹说,弓仲韬回家乡开展革命活动,主要以自己家的宅院为活动场所,当年的“平民夜校”也在这里。后来,安平县在弓仲韬老家的原址上修建了“两个第一”纪念馆(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和河北省第一个县委)。所以现在的纪念馆,即是当年的“平民夜校”所在地。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安平籍第一个共产党员的李锡九,1923年冬天回到家乡安平任庄村,也开办“平民夜校”作掩护护,宣传马列主义。此后,以台城村和任庄村两所“平民夜校”为源头,安平县的农村革命火种星火传播,并奠定了河北省第一个县委——— 中共安平县委的基础。只是由于时代变迁,村庄避洪迁址,当年李锡九开办“平民夜校”的地方,如今已为一垄垄的麦田。

    弓仲韬和李锡九先后开办的台城村和任庄村“平民夜校”,为安平农村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可以说,“平民夜校”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地区的早期革命斗争形式,在启发民智、争取民权的斗争中起到了独特的历史作用,为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和河北省第一个中共县委在安平诞生奠定了基础。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