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优化农村学校规模和布局,促进资源配置均衡。2010年,对磁山、活水等7个乡镇15所中学进行了合并。全年共撤并先后撤并了生源少、基础薄弱的农村中小学“麻雀校”和教学点182所。提出了“让所有学校成为标准化学校”的目标,以村完小撤并升级、薄弱学校改造和学校新建为切入口,全盘规划,市级统筹,实施学校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建设,推进办学条件均衡。小学由2008年的183人增加到420人,初中由619人增加到1150人,基本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办学。
一个地方教育发展水平,首先要看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状况。2010年武安市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26%,教育一直稳坐武安财政公共事业支出的“头把交椅”。
不断加大贫困生救助力度,保障教育机会均衡。市财政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认真落实国家助学制度,从2008年起,免除了全市所有初中段学生住宿费、本费和学前班书本费,对贫困高中生救助进行了扩面;2010年,对寄宿制贫困学生按照小学每生750元,初中每生1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2011年,进一步加大了义务教育阶段划归地方教材及教辅的减免力度和学前教育特困户的救助力度。同时,成立了“救助贫困和奖励优秀大学生助学基金理事会”,倡导社会助学,2010年,筹资100万元,对275名优秀和贫困大学生进行奖励和资助。几年来,共发放社会助学金860多万元,资助大学生2000余人。构建起“政府为主,社会参与”从学前到大学完善的贫困生救助体系,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坚持同城同待遇,保障外来务工子女平等就学。
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统筹抓好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高质量普及十五年教育。制定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完善了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规划到2013年,全市累计投资3.5亿元,新、改、扩建幼儿园113所,彻底解决“入园难”问题。高中教育方面,坚持职普并重,协调发展。建成4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和1所全国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年招生能力达1万人,能满足当年所有初中毕业生就读优质高中的需求,率先在全省优质普及高中教育,高中入学率达86.2%。市职教中心被评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职教毕业生就业率达100%。
“我们深刻认识到,推进教育均衡是全面提升教育水平,推进教育强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点,是武安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武安市委书记孟广军说。(河北日报记者白增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