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山成了“张小三”
5月19日上午,结束了与媒体采访团的座谈后,记者坐上了张小三返回歧口边防派出所的车。在车上,张小三打开心扉,向记者述说了这些年来自己的心路历程。
这些年来,张小三已经成为河北边防的一个“品牌”,一个“老典型”,围绕他的种种经验的总结也有很多。张小三说,其实他刚刚参加工作时,想得更多的还是自己身为一个苏北农村的农家子弟,如何做人与做事的问题。
“我本来叫张晓山。”张小三操着既不是黄骅话又不是徐州话的腔调说,自己的口音现在已经不知是哪儿的了。
苏北是一片丘陵地带,完全靠农业生活。张小三的家就在那里。小时候没少干农活儿的张小三本来憋足了劲儿想考大学,结果偏偏差了两分。想想父母的操劳,农家子弟张晓山放弃了复读。接下来就是参军、上军校、“发配沧州”(张小三军校同学戏语)。
因为地方口音的缘故,报户口时,张晓山成了“张小三”。巧合的是,在黄骅方言里,“山”也被读成“三”。看来即使是“张晓山”,来到他所扎根的地方后也会成为“张小三”。这不仅仅是一个名字的问题。在这个名字里,还包含了张小三至今难以忘怀的父母的教导,那些教导似乎看来有些平淡无奇,但不管是“说话和气”也好,还是“干活儿仔细”也好,都让张小三受用不尽。
更难得的是,虽然置身偏远渔村,但张小三却仍旧内心充满了感恩。他曾跟人说起自己小时候在村子里看见汽车都能兴奋好久,而现在呢,他都能开着车出去办案了,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所以“我很知足,我没有理由不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从戴着光环的“模范”、“典型”的“张小三”到不为人知的苏北农家子弟“张晓山”,让人们更真切、更贴近地了解到张小三成长的基础和他心灵深处的道德准则土壤。这些进入血液的东西虽然没有那些华丽的词藻和高明的“总结”,却真实地为人们勾勒出了成就张小三事业、激发张小三精神的原始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