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一片红色的山川。1940年至1943年,正值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师生在这里学习、劳动、战斗,一大批优秀军政干部从这里走向五湖四海。
这里是“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如今森林覆盖率达90.7%,漫山遍野的板栗、苹果、柿子、洋槐……各种林木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5月12日,记者来到抗大旧址———邢台县浆水镇前南峪村。徜徉在山间林中,追寻先辈的足迹,体味红色的传承。我们为这里的绿色所折服,更为其记录下的光荣所震撼。
——— 这绿色,见证了抗大师生艰苦奋斗、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
陈列馆展出的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再现了抗大师生学习、劳动和战斗的情景。
抗大在前南峪时期,学员们吃、穿、用各种物资十分匮乏。为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学员们在学习、战斗之余,开荒种粮、种菜,开办豆腐坊、粉坊。在艰苦条件下,学员们始终坚定、乐观,刻苦学习,常常在沙盘上练习写字;即使在行军途中,仍然边走边学习。他们英勇顽强,积极参加反“扫荡”斗争,有的师生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 这绿色,见证了前南峪人发扬抗大精神,创造奇迹的奋斗历程。
抗大精神已铭刻在前南峪干部群众的心中,成为他们奋进的不竭动力。
从上世纪60年代起,前南峪人开始植树造林、修地造田、兴修水利、兴办工厂。“干活不分男女,大家都一样干。手磨破了是常事儿,直到长出硬茧。”79岁的村民郭明英告诉记者,那时粮食少,大家常常吃不饱,村民起早贪黑地干,垫地的土要到几里地以外拉,在山上栽下树后,要到山下挑水浇树。
仅从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20年中,前南峪就累计投工360多万个,动土石1250多万方,每年有300天以上的时间搞农田基本建设,终于使昔日的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装。
【责任编辑: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