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五道杠少年离不开新闻联播的栽培 揭秘新闻联播幕后故事

    由于当时没有电脑和打印机,大部分新闻都以手写稿的形式传给主播。“当时的主播要具备极强的文字辨别能力。20个编辑每个人的字都不一样,有时候还有各个领导用红笔、黑笔修改的手迹。”赵忠祥回忆,有时在节目开始后还会“飞”进一两篇这样的临时稿件。

    B 新闻联播·探索

    卢静首次尝试“微笑播报”

    “上世纪80年代,是《新闻联播》变化最多的一段时期。”从1983年开始,卢静、罗京、张宏民、李瑞英等新一批播音员进入《新闻联播》。

    “随着与国际社会交流的加强,看到了国外很多新鲜的播报方式,例如女主播的微笑。”1984年,卢静首次在《新闻联播》中尝试了微笑播报的方式,此举在当时还引发了不少的争议。随后观众普遍反应良好,解除了“微笑危机”,之后《新闻联播》的不少女性播音员都沿用了这种播报风格,并尝试加入“观众朋友们,您好”等问候语。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责任编辑:王谦】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