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新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初具雏形
河北新闻网
2011-04-21 10:05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丁宁
【字号

本站搜索

    构建企业内部的“微循环”、企业间的“小循环”、园区间的“中循环”和整个新区的“大循环”等四个层面的产业链,打造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

    通过推行单个企业内部生产环节间以节能、降耗、废物再利用、零排放为内容的循环模式,实现企业内部的“微循环”。新区的临港化工公司8万吨三聚氯氰项目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盐,经过去杂质处理回收利用作为公司1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的原料,每年可节省原料资金2000万元。新区利用产品的关联性将相关企业组聚在一起,使资源、产品、废弃物在企业之间循环利用,形成产品流或废物流,构筑起企业间的“小循环”。国华电厂整体煤气化循环多联产项目,利用其主要产品一氧化碳和氢气串联起多个下游产品,辐射全区多家企业,就是企业间“小循环”的成功范例。新区还通过做好各个园区之间的规划,引导产业延伸和耦合,使资源在不同企业、产业之间充分利用,实现园区之间的“中循环”。新区目前建设的冶金园区——— 装备园区——— 汽车园区的关联度很强。不同企业和产业之间,在共享各种资源的基础上,能大幅度节约成本,提高产业竞争力。最后是建立起新区整个层面的“大循环”,把所有工业生产产生的有机污染物、二氧化硫、废渣、废水等有害环境的排放物进行最广泛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实现废物、对外有害物全部形成新区内封闭循环,不外排。

    采取政策激励、资金扶持、技术保障、项目储备和考核监管五个方面的措施,建立起循环经济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

    新区出台了促进企业强化节能环保工作的实施意见,通过投资准入、财税优惠、价格调节、土地供给等政策层面,激励企业自觉节约并循环利用资源。加大对列入循环经济的重点项目、示范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近两年来,共核拨1.8亿元资金对循环经济项目进行扶持。新区还建立了专家库,储备各类专家42名,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并建立起节能技术进步项目库,储备节能、循环经济方面的技术进步项目32项,其中申报国家节能技改财政奖励的4个项目已列入实施计划。新区建立起了考核监管机制,对循环经济企业进行定期考核和不定期抽查,并将每年的考核抽查结果进行汇总,实行星级评定,根据考核情况对企业兑现奖惩。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