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北方的太行深山,乍暖还寒。记者来到邢台县浆水镇八里丈村村口时,只见山坡下挖掘机往来穿梭,搅拌机隆隆作响,村民们正忙着运石料、铺沙子……
“这还没出正月,忙啥大工程呢?”记者走上前问道。
“为苹果修路呢!”一位村民一边擦汗,一边说。
“就是专门为运山上的苹果修的路啊。”看到记者疑惑的神情,八里丈村党支部书记李忠兴指着山上林间隐约可见的水泥路面说,“俺村为苹果已经修建了12公里的专用路。趁着农闲,全村老少齐上阵,再修3公里,山上的苹果就能直接用车拉下山了。”
八里丈村有8200亩山场,人均300多株果树,距村最远的果园有8公里。以前村民干活,出门就爬坡不说,秋天摘果时更发愁,都是用驴驮、肩扛。即便如此,最后还有70%的苹果不能运出山。浆水镇党委书记姚建刚介绍,八里丈村的情况在全镇50多个行政村非常普遍,果农们每年因交通不便造成的果品损失达200余万元。让公路由“村村通”发展成为“沟沟通”,成了当地山区百姓致富奔小康的期盼。
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2007年4月,浆水镇投资600多万元、长60公里的绿色通道南线工程动工,沿线群众踊跃参与,短短26天便全面完工;2008年5月,投资800万元、长50公里的北线工程,仅用20天就提前完工。目前,全镇绿色通道已达130余公里,涉及39个村,辐射宜林山场20多万亩,受益群众1.8万人,每年可节省劳动力8000人次。
绿色通道修通了山区群众的致富路。因为果品采摘及时,效益大幅提高,
激发了群众种植苹果、板栗的积极性。姚建刚说,短短4年时间,全镇的苹果园已经由当初的2000亩发展到1.5万亩,板栗树由8万株发展到14万株。2010年全镇18个村子人均收入突破万元,5个村子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河北日报记者张永利)
【责任编辑:赵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