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起被救助者心中爱的火种
2月25日,记者跟随周希胜走访了他长期救助的几户困难群众。
赵小喜老人今年79岁,是周希胜去年9月份巡查时发现的。此前老人一直寄居在别人家的门洞里,多年来靠走村串巷要饭为生。“别人给口热饭,老人得赶紧用手捂住,不然就会被狗抢了去,那场景实在让人心酸。”周希胜说。
从那以后,周希胜又多了一份牵挂,他亲切地叫赵小喜“黑爷”,一有时间就过来送吃的。看着步履蹒跚的老人至今还没有个遮风挡雨的住处,周希胜凑了3000多元钱,给老人买来了水泥、沙子和钢板,决心给老人盖间简易房。
最让周希胜感动的是,正当他为盖房子找不到焊工发愁的时候,此前他救助过的付文强自告奋勇,愿意出一份力。付文强说,这么多年周警官始终照顾着自己,他一直想请周警官吃顿饭,可惜身上没钱。这回干活自己能帮上忙,也算还了周警官一个人情。
付文强没有电焊工具,周希胜不是去借,而是又出钱给他买了一套,“既然文强有这个手艺,正好以后能多揽些活,多挣些钱。”今年春节,另一位得到周希胜长期救助的孤儿于冬还专程来到小屋,看望了“黑爷”,给老人贴上了一个大大的“福”字。“我的帮助,唤起了被救助者心中爱的火种,这是我最愿意看到的。”周希胜感慨道。
沧州市公安局政治处民警张洪宝说,周希胜从来不把帮扶对象当做乞丐,不把对他们的帮助当做施舍,而是始终把他们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这才是真正的人文关怀,才是践行温总理“让百姓活得有尊严”的实际行动。“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只有像周希胜这样主动地贴近群众,才能树立公安民警的公信力,构建更加和谐的警民关系。”
【责任编辑:李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