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河市区段今年全线通水(图)

    讲解蓝图

    滹沱河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程国玉

(河北青年报记者王勇博 摄)

    市区北部将出现一个“绿色空调”

    ■记者:滹沱河综合整治取得了哪些成就?将给市民带来哪些实惠?

    ■程国玉:这是省会城市建设“三年大变样”的重点工程,是正定新区建设的龙头工程,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石家庄水利史上规模最大的工程。滹沱河综合整治市区段全长16公里,工程主要包括1号、2号、4号和朱河段四处水面工程。

    去年7月1日,主城区段有10公里河道通水,形成水面600万平方米,总蓄水量700多万立方米。建成800米长人工沙滩、环湖路、木栈道、亲水平台等特色景观,去年7月1日已向市民开放。

    通过建设水面、湿地、森林、景观等工程,逐步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将为省会构筑一道防洪屏障,复原一条生态河流。通过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可增加区域湿度,调节气温,净化空气,预计该区域夏季最高气温比其它区域可降低4℃左右,相对湿度增加10%以上。

    朱河段预计今年五一可通水

    ■记者:滹沱河综合整治市区段什么时候可实现全线通水?防洪堤何时开建?

    ■程国玉:目前1、2、3、4号水面均已通水,市区段的工程只剩下从京港澳高速至太行大街朱河段的6公里。目前朱河段的工程量已经完成70%,预计今年五一能达到蓄水条件。这样,16公里的滹沱河综合整治(市区段)就将全线通水。

    为了让滹沱河的观赏性更强,同时提高河道行洪功能,滹沱河防洪大堤预计今年2月底开工建设。

    今年将利用规划城市路网和堤顶滨河景观道,建起通达性良好的滨水景观。设计的防洪大堤比地面高出5~7米,堤顶宽32米,堤顶建设高标准观光路,参照城市快速路标准,打造32米宽、双向六车道的观光路。防洪大堤边坡将结合景观要求,打造滨河景观带。

    16公里景观带今年3月开工

    ■记者:今年还有哪些重头工程?

    ■程国玉:今年16公里的景观带将是滹沱河综合整治的重点,将在3月开工。整体景观在生态设计理念的推动下,以提高河道行洪功能为设计前提,重要景观和游人活动场地均规划位于50年一遇洪水水位线之上,在充分保障行洪安全的基础上,结合植被修复及土壤改良等生态技术,构建未来石家庄城区的生态核心,将滹沱河打造成为“城市中央生态游憩区”。

    景观带将充分利用滹沱河现状地势和驳岸条件,对现状林进行保留和改造。结合滹沱河历史文化、传说故事和城市休闲文化,形成融文化、生态和休闲于一体的城市景观带。整体形成五个功能分区,分别是:水体净化区、湿地游览区、滨水休闲区、生态文明展示区和城市休闲度假区。

【责任编辑:孙婷】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