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江学科 通讯员 马治国
2010年12月23日,隆冬季节,海港区迎秋西里社区残疾人任菲菲的心头却涌动着暖流。这一天,她来到市中西医骨科医院抽血化验,检查身体。“区民政局低保科为我办理了医保优惠卡。有了这张卡,在定点医院看病,门诊检查,门诊药费、手术费、床位费等都有优惠。这次又减免了不少。”任菲菲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2004年以来,海港区“民心工程”建设全面展开。几年来,该区坚持惠民生的原则,从就业、住房、医疗等多个与城乡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入手,每年确定为群众办理几十件实事、好事。2010年,该区将实施“民心工程”着力点放在为社会困难群体排忧解难上,在区政府统一谋划,“民心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的基础上,各牵头单位和承办单位协调联动,谋划实施了7个方面的22项工程,目前,已有20项提前完成了目标任务,为群众送去实实在在的好处。
重点倾斜 困难群体享关爱
百姓有几盼:一盼住房条件有改善,二盼看病不再贵和难,三盼工作稳定有保障,四盼子女求学有出息,五盼平安出行路畅通,六盼安全饮食身康健。
百姓的盼望就是政府努力的方向。海港区把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当成实施“民心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是将困难群体当做关心照顾的重点。
城乡劳动力就业保障工程是民心工程的“重头戏”,由海港区人力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实施。该局完善动态管理机制,对农村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每户建一档,每人建一卡,录入数据库;建立失业预警机制,随时掌握各类人员就业动态及企业用工情况,及时应对企业裁员等情况;实行岗位储备机制,把企业岗位需求录入数据库,储备不同类型就业岗位,满足失业人员需求。
同时,该局对有创业意愿人员,跟踪服务,通过政策扶持、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培养了北环路街道办事处“创业明星”邢学军等一批创业典型;开展了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工作;实行机关事业单位后勤腾岗;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免费的创业摊位;开展技能服务帮扶工作等,并为2008年后毕业的未就业大学生提供见习岗位。扩大劳务输出,引导农村劳动力和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2010年,海港区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康复中心动工建设,并将于今年投入使用,届时该区残疾人将享受到关爱的阳光。
2010年12月24日,在海港区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康复中心一层大厅,海港区残联办公室主任刘永成指着电梯的按钮告诉记者,这是低位按钮,是为方便坐轮椅的残疾人乘电梯设计的。每个房间的房门的外表面下部都安装了防磨层,以方便残疾人开关门。玻璃窗的开关把手也设计得比一般的窗子偏低,便于残疾人开关。整座大楼都是按照各类残疾人的实际需要设计的。
据刘永成介绍,大楼的主体2010年11月已经完工。目前,正在进行二次装修。这是一栋标准化综合服务楼,每层都有不同的功能。投入使用后,能够同时容纳500名残疾人培训、800名残疾人康复,满足近3万名残疾人在康复训练和聋儿培训、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假肢装配和辅助器具供应等多个方面的服务。
“挂图作战” 分工合作保进度
2010年12月22日,在海港区民心工程办公室的墙上,记者看到一张“‘民心工程’22件实事时间进度图表”。从这张图上能够看到,各责任单位承担的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了每个月份,视每个月任务的完成情况,图上对应的位置会贴上不同颜色的标注,以此对责任单位的工作进度进行督导。
这张图的背后有一整套机制做保障。
健全制度,完善机构。为了保证民心工程的建设进度,该区建立了月调度制度,领导小组每月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各责任单位工作的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各项工程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每半个月通报一次22件实事进展情况。责任单位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细化目标任务。
建立台账,狠抓督办。制定了实事进度管理台账,实行挂图作战。4月份以来,海港区政府和民心办负责同志多次深入项目现场和责任单位,督查走访,倾心座谈,现场督导,阶段调度。
协调联动,密切配合。工程实施过程中,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不推、不等、不靠,各负其职,积极合作,一起克服了协调项目、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等困难。
“民心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胤龙告诉记者,“民心工程”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社会困难群体上,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有制度保障,各单位分工合作,循序渐进,保证质量,把每件实事办好,让群众受益。
尊重民意 惠民工程结硕果
为了让“民心工程”各个项目更加贴近民生,体现民意,每年“民心工程”实施之前,海港区都面向全社会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2010年11月初,海港区在广场、街道等显著位置张贴告示1000余份,收到群众来信、来电130件次。目前,今年的“民心工程”项目安排初稿已经形成。
不止今年,2004年以来,海港区每年都是充分考虑群众的呼声,听取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综合考虑,统筹安排,把群众呼声高、受益大的课题列入了民心工程。
盘点2010年,海港区“民心工程”实施以来“硕果满枝”:
——城乡劳动力就业保障工程:210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33名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就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010人,其中,劳务输出505人;为特困下岗失业人员提供50个免费摊位。
——困难群体解困工程:东李庄经济适用住房工程已经开工;为城市低保户累计发放低保金2058.3万元,为农村低保户累计发放低保金165.6万元,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低保对象定点医疗机构由4家增至10家,共对1704名低保对象进行了医疗救助,发放医疗救助金82.7万元;双拥优抚“一站式”结算服务工程3月底全面完成,643名重点优抚对象纳入优抚医疗一站式服务。
——医疗卫生和残疾人救助工程:北环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完成;东环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主体验收。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工程:小李庄、大高庄等7个村的人饮安全工程已经完成。
“民心工程”是有形的,海港区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分头进行,在自己职责范围内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民心工程”又是无形的,在每一个参与单位工作人员的心中,立足岗位为群众尽心服务就是在建设这个工程出力。“天地之间有杆秤,秤砣是老百姓”。“民心工程”的“分量”由群众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