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西营小学的一年间,陈丹丹深深地懂得了一句话:“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的爱”,她说,她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
如果有了爱,也就有了哀愁
这所学校只有陈丹丹一人属特岗教师。虽是特岗,陈丹丹和同事们一样付出。学校提供食宿,但陈丹丹选择了在家与学校之间两地跑,上午8时前到学校,下午17时许离校。每天一来一回,辛苦是辛苦了些,但陈丹丹认为住在家里,毕竟方便许多,也省了一些额外的花销。
面对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陈丹丹越发觉得,她深深地爱上了孩子们。孩子们和她关系也很融洽,无论课上课下,陈丹丹都愿意把心交给他们。
陈丹丹打心里喜欢上了教师这个行业。去年11月份下大雪,老师们都是提前一小时步行到学校按时上课,到学校后膝盖以下全是雪,下午放学等学生们离校,老师们回家时天色已黑。一位教师对陈丹丹说,既然你从事了这个职业,你就要全心地去工作,只要教室里有一个学生你都应该走进教室去上课。但每每想起那纸合同,一种无根的感觉便悠然飘升。3年后的归宿,让陈丹丹有点儿找不到方向。
用汗水和疲劳换来的“幸福”
陈丹丹说,她每个月能拿到1440元的工资。一个月前,她刚领到9月份的工资,现在还不知10月份的工资何时发。拖上几天没啥大碍,关键是一些“流言蜚语”。陈丹丹举例说,比如有的老师每月只领八九百元,但人家是在编教师,是“铁饭碗”,工资虽不高,但有各种补贴,还可以评职称,有保险。而这一切,特岗教师没有。“一提‘特岗’,给人感觉矮人一等。虽然现在有工作,聘用期满后呢?除了3年特岗经历,还能得到什么呢?倘若不存希望,特岗教师的激情势必减少。”陈丹丹认为,特岗教师将自己的爱给了孩子们,包括看到孩子们获得知识,都是一种幸福,“可这幸福来得很苦,是用汗水和疲劳换来的。特岗教师应在感受幸福的同时也得到回报,他们需要一份真正能兑现的承诺。”
◎背景
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师资力量,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并有效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国家多部门联合实施“特岗计划”,从2009年开始,我省首批在省级贫困县且教师总体缺编县,实施“地方特岗计划”,当年,共招录初中、小学特岗教师2000人。根据省教育厅与多部门联合下发的文件,特岗教师在工资待遇、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年度考核等方面与当地公办学校教师相同,3年服务期满,优先安排入编。(燕赵都市报记者邢云)
【责任编辑: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