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冰灾害威胁渤海海域 黄骅港口制定四条举措

    达成海冰影响三共识 制定四条举措防抗海冰

    河北新闻网沧州电(燕赵都市报记者李家伟 通讯员李志国、刘永征)今年年初,渤海海域出现30年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冰情(本报曾报道)。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海冰灾害,保障国家煤炭、矿石等战略性物资运输通道的畅通,尽可能消除海冰灾害对港口生产、国家电煤运输保障和国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影响,沧州海事局未雨绸缪,于12月7日组织黄骅港港务、港建、航运和引航等47家相关单位召开防冰抗冰技术交流研讨会。

    海冰影响“三共识”

    会议针对今年年初渤海海域出现的30年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冰情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今年应如何应对渤海海域可能出现的冰情,并在海冰的影响上达成了三点共识:一 、对港口作业的影响。浮冰受潮流和船舶活动影响,聚积在有防波堤掩护的航道和港池内,船舶无法靠泊,只能先用拖轮除冰再靠泊,进出港周期明显延长。二、对船舶航行的影响。船舶空载航行易发生海底阀被堵塞、螺旋桨被冰打坏等,极易发生船舶搁浅险情;功率较小的电煤运输船舶空载时受浮冰挤压不能保障正常航行;在口门附近船舶被大块浮冰挤出航道。三、对灯浮灯标效能的影响。冰情严重时,灯浮灯标会被流冰刮去编号、严重倾斜甚至压在冰层下面,活节式灯桩也会发生护身圈变形、灯器丢失、被冰层埋没等现象而失去助航作用。

    制定四措施防冰抗冰

    据介绍,为确保黄骅港港口、航道的安全畅通,保障国家煤炭、矿石等战略性物资运输通道的畅通,与会各方经过会议讨论,对今年防冰抗冰工作提出了许多具体的、科学的防抗海冰的经验和措施。

    一、沧州海事局多渠道掌握冰情信息并及时发布,适时启动应急机制组织应对。海事局利用海上巡航,VTS、CCTV监控,询问海上船舶等一切有效手段,密切关注海上冰情变化,及时掌握最新冰情信息,通过高频、电话、航行警告、口头告知等方式传达到相关单位和船舶,做好信息发布。针对冰冻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按照共建的有关要求和各单位防冰抗冰经验,适时启动应急机制,组织港口、引航等相关单位共同商讨对策,采取破冰助航应对措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力争把冰冻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

    二、港口运营单位做好破冰准备,主动采取措施提高破冰能力,保证生产安全。

    港口运营单位主动协调破冰船提升破冰能力,保证进出港通道安全和作业人员安全。在船舶进出港前安排拖轮护航破冰,保障船舶正常进出;配备必要的设施器材保障上下船舶人员安全,认真落实码头作业人员防滑防冻的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三、航标管理部门加强巡查,多种措施做好航标维护和应急保障工作。

    航标管理部门加大航标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失常航标。通过运用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提高航标维护能力;通过配备大型航标作业船提高恶劣天气下航标的维护能力,及时修复失常航标;备标准备充足,提前做好维护保养,遇有失常及时更换。对因客观原因无法及时更换的航标,应做好应急准备。

    四、航运企业和相关船舶切实提高安全意识,提前沟通掌握冰情信息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抗准备。

    船舶公司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做好防冰抗冰准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船员安全意识。船长在船舶进入冰区前做好宣传教育,提高船员安全意识。

    应对海冰灾害能力尚薄弱

    据介绍,海冰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将会一直影响着冬季北方海区的各个港口生产以及海上活动。目前我国应对海冰灾害的能力十分薄弱,缺少破冰通海的利器。许多受冰冻灾害的港口并未配备专业破冰船,发生严重的海冰灾害时,仅能依靠港口自身能力维持生产,一旦超出能力范围,将导致港口生产停滞,影响的不仅仅是电煤输出港本身,还将波及到整个南方的电煤供应,因此为海事部门配备有足够破冰能力的海巡船是非常必要的。

    沧州海事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高度重视海冰灾害,将进一步研究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完善预防预警机制,制定有效的防抗措施,让防抗海冰灾害更加科学化、制度化。

【责任编辑:刘雪伟】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