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系列关注“弱势群体”的文章,对底层人群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深入调查,并称这种弱势心理正在我国蔓延。文章引起极大反响。按照辩证法的观点,弱势群体很大程度是与“强势群体”相伴相生的,一部分人的权利和权力过甚,另一部分人的权利空间就会遭到挤压。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想改变弱势群体的生存、发展状态,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减少(至少是有效约束)强势群体及其“强二代”们,让权利天平多少回归平衡。唯如此,我们方能救赎富二代药家鑫们误入歧途的灵魂,方能真正告慰无辜被撞、被刺杀女服务员的在天之灵。
新华每日电讯:“家庭背景殷实”但愿没潜台词
一起单纯的交通事故,一瞬间变成了杀人事件。事情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似乎警方也已经非常清楚整个案件的来龙去脉,但结论却依然是个谜。而且警方也均谢绝采访。不过,警方透露:药家鑫是西安一高校大三的大学生,案发当晚,他是去会见女友。其所驾驶的车辆系其私家车,其家庭背景殷实。
案情的性质和细节并没有复杂之处,可为何事情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却还没有定论。
让我们担忧的是,药家鑫所谓的“家庭背景殷实”会否影响警方办案的公正。“家庭背景殷实”背后隐藏何种潜台词?我们还记得,在网友和媒体质疑福建省屏南县财政局招聘条件为某官员女儿“量身定做”后,被聘用者之父、福建省宁德市副厅级官员陈某终于“显山露水”。
爹影重重,让我们感到现实的沉重。权力和金钱如果以夺人心魄的形式一再让人们失去对法律的信任,那造成的危害将是巨大的。“家庭背景殷实”,但愿只是陈述某种事实,而非隐藏什么潜台词。
媒体视角
在给受害者以公平、正义声援的同时,更应警惕集体无意识的暴力倾向。
——— 《中国青年报》刊发评论认为,药家鑫事件被披露后,不少网友的评论都带有“以暴制暴”的观点倾向,这种倾向会造成“恶性循环”,导致我们走向民主、法治的反方向。
对“先撞后杀”成因的剖析胜于批判。
——— 《华商报》发表社论认为,公众对药家鑫“富二代”的标签式批判,并不能杜绝更多人重蹈覆辙,而且会加剧社会矛盾,只有积极地进行理性剖析,从各个方面寻找病灶,才有助于预防、减少此类行为。
【责任编辑:王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