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历史,因煤建市的唐山,从兴起到繁荣,从产业发展到人口聚集,都与开滦煤矿的发展同步。
据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博物馆馆长李军介绍,100多年前,由洋人技师、广东人为主的工匠、大批破产农民组成的矿工,构成了这座城市最早的开发者。
于是,这座城市就兴起了代表岭南文化的广东商街,形成了代表西洋文化的“洋房子”别墅区,还诞生了让本土文化繁荣兴盛的永盛茶楼等人群汇集之处……
然而,一场大地震割裂了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老火车站倒了、广东会馆倒了、永盛茶楼倒了、上百座洋房子倒了……代表老唐山的诸多元素开始远离唐山人的视线,远离了人们的生活。“老唐山风情小镇,就是要以清末民初老唐山的历史文化为背景,打造一个文化景观与商业元素巧妙融合的特色小镇。”在张文学看来,创造了城市历史的开滦,现在要担当起重构城市历史记忆的重任。
据了解,老唐山风情小镇动议于2005年,规划成型于2009年。2010年7月30日,开滦集团将一座储煤量20万吨的煤炭储运基地拆除,小镇开始一步步从图纸上向唐山市民走近。
与此同时,顺应唐山市城市发展规划,与之相连的954亩煤矸石排放场中的大部分也已经在大南湖整治开发中被辟成湖面。
据负责小镇硬件建设的开滦集团党委副书记李全兴介绍,总投资17亿多元的项目,将以矿山风情街、老开滦酒店、老洋房子、广东会馆等为主要建筑物,整合提炼老唐山的历史记忆碎片和城市风情,最终形成包含南土熏风、民俗风情、西洋风韵等主题区域的特色小镇,以娱乐、休闲、体验等多重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参观游览者的不同需求。
作为一座转型中的工业城市,唐山市也在张开怀抱,以最大的热情来欢迎这个项目。
2010年1月5日,唐山市委八届六次会议已经将规划中的“老唐山风情小镇”列为该市十大标志性建筑之首。
一项产业 盘活企业沉没成本
“近20亿元的投资,按当前20%多的投资回报率来估算,至少可以产生4亿元的效益吧!”11月29日,接受笔者采访时,李全兴除了算了一笔账,还强调了作为一个文化旅游和地产项目,老唐山风情小镇将改变开滦集团经济总量中各项产业的比重构成。
按照规划,小镇2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中,将有12万平方米作为商业地产,或租或售;余下部分,将按“洋房子”风情复原当年的别墅群落。
李全兴告诉笔者,项目尚未动工,已引发社会各方面关注,经常有企业上门询问合作事宜。
【责任编辑:王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