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一座工业城市的记忆重构(图)

回首历史,因煤建市的唐山,从兴起到繁荣,从产业发展到人口聚集,都与开滦煤矿的发展同步。

据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博物馆馆长李军介绍,100多年前,由洋人技师、广东人为主的工匠、大批破产农民组成的矿工,构成了这座城市最早的开发者。

于是,这座城市就兴起了代表岭南文化的广东商街,形成了代表西洋文化的“洋房子”别墅区,还诞生了让本土文化繁荣兴盛的永盛茶楼等人群汇集之处……

然而,一场大地震割裂了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老火车站倒了、广东会馆倒了、永盛茶楼倒了、上百座洋房子倒了……代表老唐山的诸多元素开始远离唐山人的视线,远离了人们的生活。“老唐山风情小镇,就是要以清末民初老唐山的历史文化为背景,打造一个文化景观与商业元素巧妙融合的特色小镇。”在张文学看来,创造了城市历史的开滦,现在要担当起重构城市历史记忆的重任。

据了解,老唐山风情小镇动议于2005年,规划成型于2009年。2010年7月30日,开滦集团将一座储煤量20万吨的煤炭储运基地拆除,小镇开始一步步从图纸上向唐山市民走近。

与此同时,顺应唐山市城市发展规划,与之相连的954亩煤矸石排放场中的大部分也已经在大南湖整治开发中被辟成湖面。

据负责小镇硬件建设的开滦集团党委副书记李全兴介绍,总投资17亿多元的项目,将以矿山风情街、老开滦酒店、老洋房子、广东会馆等为主要建筑物,整合提炼老唐山的历史记忆碎片和城市风情,最终形成包含南土熏风、民俗风情、西洋风韵等主题区域的特色小镇,以娱乐、休闲、体验等多重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参观游览者的不同需求。

作为一座转型中的工业城市,唐山市也在张开怀抱,以最大的热情来欢迎这个项目。

2010年1月5日,唐山市委八届六次会议已经将规划中的“老唐山风情小镇”列为该市十大标志性建筑之首。

一项产业 盘活企业沉没成本

“近20亿元的投资,按当前20%多的投资回报率来估算,至少可以产生4亿元的效益吧!”11月29日,接受笔者采访时,李全兴除了算了一笔账,还强调了作为一个文化旅游和地产项目,老唐山风情小镇将改变开滦集团经济总量中各项产业的比重构成。

按照规划,小镇2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中,将有12万平方米作为商业地产,或租或售;余下部分,将按“洋房子”风情复原当年的别墅群落。

李全兴告诉笔者,项目尚未动工,已引发社会各方面关注,经常有企业上门询问合作事宜。

【责任编辑:王新华】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