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燕赵都市报记者程建辉、实习生程晓蒙)在街上看到手持“城管通”拍照、录音的数字城管监督员,对于廊坊市民,如今是司空见惯的事。比手机略大,具有GPRS定位、录音、拍照等多项功能,这种被取名为"城管通"的数字化执法工具,现在已经普及到了河北廊坊600多名城管监督员手中。数字城管监督员24小时巡逻监控,指挥中心全天候运营,无形中给廊坊城管打造了又一个品牌——“数字化管理”。
“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里,市区的每一个部分,每一段路,甚至到每一个垃圾箱,每一棵行道树,都有自己的数字信息和相关负责单位。如果哪儿出现问题,我们的监督员马上会利用手中的‘城管通’上报到指挥中心,再把信息传送到各负责单位进行处理。这种管理,使廊坊城管问题的平均处理时间由原来的一周左右缩短到12小时以内”。 11月28日,在河北廊坊市综合执法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综合执法局副局长牛书海对于数字城管做了如上描述。
在廊坊市数字化管理办公室的大屏幕上,记者可以清晰的看到从城管监督员发现问题,到采集上报直至各个负责单位解决问题整个流程。
据介绍,整个市区被划分为228个万米单元网格,每个网格都设有3名城管监督员实行24小时巡逻监控。监督员发现问题后会进行拍照和定位,然后用录音描述问题,上报到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收到上报材料,打开监督员信息,监督员负责区域和他所上报的问题的具体描述、精确定位都会出现在屏幕上,指挥中心对上报问题进行分析,后会把相关资料通过网络分别传送到环卫、燃气、市政等单位解决。
“我平均一天上报各类城管问题十几例,包括小广告,乱倒垃圾,市政设施缺失等现象”,监督员卢某负责包括时代广场在内的一个万米单元格。她对记者说,自己每天上班时间为8个小时,自己骑过的路程自己都计算不清了,但每天的骑行轨迹都会通过GPRS定位出现在指挥中心的电脑上。“发现了问题,比如说,井盖丢了,我用‘城管通’拍好照片,录好音传过去,用不了1分钟,指挥中心根据井盖的编号,就能找到负责这井盖的单位,一般一天之内就能安上”。
廊坊市综合执法局有个概念叫“大城管”,而以“城管通”为代表的数字化管理,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据悉,廊坊市于2007年12月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城市管理数字化信息平台,据统计,在三年大变样工作中,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共受理城市问题案件39万余起,平均结案率98.42%,解决了大量的城市管理问题,城市管理科学化得到了新的提升。
【责任编辑:孙婷】